周四A股震蕩回落,上證綜指收盤微跌0.18%至3109.50點,深證綜指跌0.63%至1767.96點,中小板、創業板綜指分別跌0.59%、1.00%。由盤面看,金融、地產、海南等板塊表現稍好,其余品種多數回落。
消息面上,至少有兩條短期內會對市場形成一定壓制,一是證監會正式發布CDR細則,二是6只“獨角獸”戰略配售基金獲批。
中長期看,CDR無疑利好A股發展,但短期來說必然會分流一部分市場資金。至于“獨角獸配售基金”,至少在初期會對市場形成較大的抽資壓力。此外,今日工業富聯上市,可以確定的是,其開板后對大盤應會構成一定壓力。
我覺得除非短期內央行進一步釋資,否則資金面仍會比較緊張。結合上述“壓力”,絕大多數個股的表現恐不會太好。目前市場內的存量資金只能炒作有限的熱點,其中大消費板塊無疑是資金抱團的重點,另外就是“入摩”品種。
不過,昨日消費類股攻勢受阻。北上資金持倉較多的顧家家居大跌,貴州茅臺昨日同樣休整。大消費板塊另一主力品種醫藥股,昨日也是以跌為主。
整體而言,消費類股短線位置多數較高,但盤整后仍有較大概率跑贏大盤。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技術指標并非影響股價的根本因素。中長期看,基本面與投資邏輯比技術面要可靠得多。
目前股指的支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政策面,二是估值。政策面上,為避免引發股權質押爆倉等風險,監管層大概率不會坐視股指深跌。估值方面,目前滬市絕大多數公司已缺乏主動下跌動能,目前位置還是持倉為好。
個人猜測,如果本月美聯儲議息后的聲明不那么鷹派,我國央行在資金面上可能進一步釋放暖意,包括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