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四收盤略微走弱,成交收窄。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下跌0.23%至2645.43點,深證綜指跌0.04%至1385.84點,中小板綜指小漲0.28%,創業板綜指微跌0.16%。
周四消息面整體偏好。比如,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和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政策并擴大適用范圍,擴大開放更大激發消費潛力;部署推進物流樞紐布局建設,促進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這條消息對新零售及物流等相關公司會有些影響,且影響較為長遠。
周四盤面顯得波瀾不驚,權重股表現平平,非權重股中一些高送轉概念股大漲。高送轉是A股一個比較常見的題材,表面上較為強勢,可當投資者真去操作時卻很難掙錢,原因是很難進行預判。投資者如果一定要參與此類個股炒作,最好在個股除權前后幾天看看有無機會,但即使這樣最終獲利也比較困難。說到底,高送轉其實就是一種概念炒作。相對來說,我覺得分紅的公司才會有長線吸引力,因這更能襯托出公司的持續經營實力。
順便說下,投資者對那些過分地、反常地高送轉的公司應謹慎一些,因這會增加“公司股價持續低于1元”而退市的風險,尤其是個股業績較差的情況下。上市公司高管當然明白這些,所以那些過分高送轉的公司要么是一些成長性極好的公司,要么就是一些短視的公司。
隔夜美股暫時企穩,對A股的影響也有所弱化。在外部因素方面,倒有些值得重視的動態,這就是有些分析師懷疑美聯儲加息進程有機會提前終止,最樂觀的預測是明年春季加息周期就會終結。不過,這僅是初步猜測。
如果美股不斷走低,進入熊市,美聯儲加息進程更易終止。這種情況下,我國貨幣政策的空間就會大一些,降準等寬松政策就更易推出。
A股今年的殺跌雖說也有上市公司業績以及并購重組等方面的原因,但流動性收縮是極重要的因素。實際上,我一直認為,在A股市場流動性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包括股權質押問題,其實質也是流動性問題。這方面,直到各地政府強力參與股權質押紓困才得到明顯緩解。
當前我國已由去杠桿轉為穩杠桿,為應對經濟下滑,央行還在擇機增加流動性,掣肘因素可能就是美聯儲加息及美元走勢了。因此,對于美元中線走勢,長線投資者應該充分重視并密切跟蹤。
美股周四休市,故今日A股不會受到美股影響,只會受美元影響。操作方面,因接近年底,投資者可適度投資業績有保障的個股,倉位暫時不必過重,先看看美元后市情況再說。另外,中美貿易問題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