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大勢研判 > 正文

          北向資金6月以來凈流入175.05億元 多重利好支撐機構看好結構性機會

          2019-06-11 05:58  來源:中國證券報

              數據顯示,6月10日北向資金出現搶籌,合計凈流入78.97億元。實際上,不僅是北向資金,早在上周,A股ETF已合計凈流入61.36億元。展望后市,多家買方機構指出當前A股具備流動性支撐、估值優勢、盈利相對穩定、外圍鴿派環境四大利好因素。具體板塊方面,機構人士表示,震蕩市中應把握行業景氣度較高以及業績具有確定性等結構性機會。

              兩路資金齊抄底

              北向資金的抄底從上周市場調整之時便已開始。

              數據顯示,自5月創下單月凈流出536.74億元的最高紀錄后,北向資金進入6月即開始連續回流,上周4個交易日均現凈流入,全周合計凈流入96.08億元。6月10日,北上資金再現凈流入,滬股通凈流入49.58億元,深股通29.39億元,合計凈流入78.97億元。合計來看,北上資金6月來凈流入175.05億元。

              與此同時,“聰明資金”也在抄底A股ETF。數據顯示,6月首周A股ETF份額總體增加27.08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資金凈流入約61.36億元。具體看,華夏上證50ETF份額增加8.64億份,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份額增加2.57億份,南方中證500ETF份額增加2.10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華夏上證50ETF凈流入23.60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和南方中證500ETF分別凈流入9.30億元和10.87億元。

              對于滬指2804點的支撐,部分買方機構表示,即便回補缺口,下行空間也不大。某公募基金研究員表示,2700點將會形成強力支撐位。另一私募基金經理亦表示,目前主要維持震蕩走勢,跌破2800點也只需再下跌1%,不過即使跌破也不會繼續大跌。

              下行空間不大

              多位買方人士表示,A股當前有流動性、估值、盈利等方面的利好因素。

              “市場的利多因素來自低利率、低庫存、低原材料價格、低信用利差四個方面。同時,自4月22日市場調整以來,兩融余額大幅減少。截至上周末,兩市融資融券余額為9089.43億元,較4月19日減少763.09億元,目前趨于穩定。”某大型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師表示,這意味著一旦市場風險偏好回暖,兩融資金將為上漲提供動力。

              泰旸投資表示,在內外不確定性依然較多的背景下,短期市場或將在“增長下行”與“政策支持”之間反復拉鋸。當前應當具備底線思維,不宜過度悲觀。經過近兩月的大幅調整,A股整體估值水平已經明顯低于歷史均值,部分優質藍籌的估值水平更是具備較高的風險收益比。“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市持謹慎觀點,在外部不確定性升溫前,基本面因素對股市的支撐作用略有增強,盈利預期的修正似乎已見底。目前所處的環境是趨勢性增長和鴿派政策,市盈率存在進一步攀升可能。”摩根資產管理全球資產策略師SylviaSheng認為。

              同時,外圍的鴿派環境也為A股帶來一定利好。弘毅遠方首席經濟學家杜彬表示,美聯儲主席明確會緊密跟蹤經濟的走勢,將采取適當行動,以維持經濟擴張。因此市場預期美聯儲將開始降息甚至重啟QE。海外環境對國內貨幣政策的轉向相對有利,海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的轉向給中國央行的操作留下空間,相關舉措值得期待。

              看好低估值優質標的

              具體至看好的板塊方面,東方基金經理郭瑞表示,“操作上應用絕對收益的思維,做好防守。以優質的白馬藍籌為底倉,受益于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各行業龍頭公司是較好配置標的,更注重企業的盈利質量。主要看好四大板塊:一是與政策逆周期調控相關的城際交通、5G、電網等板塊;二是必選消費和信息消費;三是受益于減稅降費的高端制造業;四是科技創新和培育新動能相關的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

              泰旸投資表示,市場震蕩期同時也是布局機遇期,可以利用市場震蕩積極把握那些長期邏輯未被破壞、行業景氣度較高、業績具有確定性的結構性機會。

              某私募研究員表示,當前市場觀望氛圍較濃,從市場表現看,偏防御和避險的板塊表現較好,例如消費板塊。不過,市場冷清時,反而是觀察公司的好時機。在市場震蕩時股價走勢較為堅挺,同時基本面良好、估值較低的公司,意味著背后的投資邏輯較為堅挺。當市場風險偏好回升時,也有望取得更好的超額收益。

              不過,也有一位公募基金經理看好成長股。他指出,以中證500指數為代表的成長股未來有望表現更好。從過往經歷看,在經濟下行末期和經濟上行初期,成長股有望表現更好。隨著一季度PMI數據、社融階段性企穩,未來經濟數據有望持續改善,對宏觀經濟更為敏感的成長股有望表現更好。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