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到底對未來經濟和市場影響有多大?
上投摩根基金認為,參考2003年非典疫情經驗,疫情對短期經濟有沖擊,但不會造成持續影響。這次與2003年不同的是,疫情在春節前開始發酵,導致消費受到嚴重影響,一般消費占一季度GDP比重70%,因此一季度經濟數據可能會相對較弱。
上投摩根基金指出,與2003年的重要不同在于,財政和貨幣政策寬松,經濟增長有“底線”。由于今年有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GDP增長的底線是5.5%-5.8%。預計財政和貨幣政策會比原先更積極,整體的流動性環境比較友好??紤]全國性疫情影響,一季度PPI不再是貨幣政策的掣肘。今年貨幣政策處于擴張期,而2003年是收縮期。
從估值角度來看,A股仍是全球洼地,中長期有望繼續吸引全球資金流入。金融周期等行業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消費品估值處于相對高位,其動態市盈率處于歷史中值以上。
從市場大背景來看,2003年正處于股權分置改革,公募基金處于剛剛開始階段。而現階段資本市場“牽一發而動全身”,又疊加國家重視、居民配置、機構配置、全球配置的“四重奏”,中長期看擁抱權益時代、長牛趨勢有望延續。
上投摩根基金認為,市場受到疫情、基本面數據擾動加大以及中小創業績預告出臺等因素影響而出現調整,反而能夠為投資者提供較好的中長線布局時機。配置上建議“兩頭走”,一頭是低估值的價值龍頭,包括低估值、穩定增長的金融、地產和傳統周期制造業等行業的龍頭公司;另外一頭則是科技成長方向的“大創新”,包括新能源、5G和人工智能領銜的科技成長股,如電子通信、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