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A股市場三大股指延續縮量調整走勢,整體運行結構與周二基本一致,均為上證指數表現強于深市兩大股指。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342.20點,跌0.53%;深證成指報13720.17點,跌1.95%;創業板指報2681.52點,跌3.31%。滬深兩市合計成交8696.15億元,已是連續第二天大幅縮量,較周一時縮量近兩成。
從盤面上看,除部分二三線白酒股屢創新高外,水泥、煤炭、有色等周期性板塊昨日同樣逆勢走強。
水泥板塊中,天山股份收獲漲停,上峰水泥、寧夏建材、祁連山漲幅超4%。煤炭板塊中,盤江股份收獲漲停,安源煤業上漲6.81%。多只鋁業股近期也大幅攀升,華峰鋁業已收獲三連板,云鋁股份更是創下年內新高。
機構普遍表示,隨著全球疫情有望得到有效控制,經濟復蘇將成為未來的市場主線,順周期概念或趁勢而上。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認為,展望明年,疫情造成的沖擊有望逐步消退,供給創造需求下的乘數效應可能會將經濟重新推回內生的周期波動軌道。
資金面上,北向資金持續呈現“滬強深弱”格局,是造成近兩個交易日滬指顯著強于深證成指的重要原因。截至昨日收盤,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9.30億元,其中滬股通渠道凈買入24.90億元,深股通渠道凈賣出34.20億元。近兩個交易日,滬股通渠道合計凈買入46.33億元,深股通渠道則合計凈賣出96.73億元。
港交所公布的十大成交活躍股榜單顯示,北向資金昨日主要買入消費及金融板塊龍頭,同時賣出部分科技股。格力電器、上汽集團、萬科A、中國平安昨日分別獲北向資金凈買入5.81億元、5.21億元、4.26億元和3.11億元。同時,京東方A、立訊精密則分別遭北向資金凈賣出3.62億元和3.5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