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金融改革創新高層講座第39期——原油期貨實務應用專題培訓
本報見習記者 劉靜
為提升寧夏實體企業對原油期貨風險管理工具的了解和運用,幫助企業正確認識原油期貨套期保值、價格發現等功能,利用好原油期貨資源激發寧夏資本市場活力,3月2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金融工作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會同寧夏證監局和華龍期貨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了寧夏金融改革創新高層系列講座第39期——原油期貨實務應用專題培訓,自治區發改委、政府研究室、國資委、自治區黨校等部門和五市相關單位、園區及各有關企業主要負責人參加培訓,來自華龍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夏羽和華龍期貨能源化工類高級研究員宋鵬分別就《全球原油供需及價格影響因素分析》和《原油期貨套期保值及基本交易制度》做了專門授課。
“原油期貨的本質不是賣貨賣貨,而是爭奪定價權”,華龍期貨能源化工類高級研究員宋鵬解釋。據介紹,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第二大原油消費國,中國原油進口依賴度高達75%,但由于缺乏定價體系,我國長期飽受“亞洲溢價”所帶來的負擔。在此背景下,3月26日,證監會正式批準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上市。
“這不僅填補了長期以來的定價空缺,提高我國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對中國原油市場、成品油市場定價機制,以及原油產業結構,對企業來說也是非常好的機遇”。宋鵬表示,一方面,通過保證金交易制度,企業可以大大節省資金占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企業也可以通過套期保值,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寧夏作為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擁有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依托寧東國家級大型煤炭基地、西電東送火電基地、煤化工產業基地,在深化區域能源開發合作、推進寧東—鄂爾多斯—榆林能源化工“金三角”建設的基礎上,承擔著加強與中東、中亞等地區在石油、天然氣、煤炭和新能源等方面的國際合作,建設國家大型綜合能源化工生產基地,以及能源化工、新能源開發區域性研發創新平臺的重要任務。
“原油的上市為我區相關能源化工企業提供了歷史機遇,為實體企業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自治區金融局證券保險處副處長丁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