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公布成功查獲一起利用滬港通賬戶跨境操縱“菲達環保”等股票的典型案件,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該起跨境操縱案件線索是由上交所前期發現上報。據悉,為進一步做好滬港通交易監管工作,上交所與港交所通力合作,不斷探索完善跨境交易監察模式,正推動滬股通看穿式賬戶體系建設。
上交所表示,加強滬港通異常交易監管與違法違規線索篩查,是上交所自滬港通開通三年多來始終堅持的一項重點工作。2016年發現上報的“唐漢博”等人利用滬股通操縱“小商品城”線索,經證監會查實,成為首例滬港通跨境操縱行政處罰案件。而證監會近期公布的某私募基金從業人員利用資管賬戶與滬股通賬戶實施跨境操縱一案,是上交所上報的又一例滬港通跨境操縱案件。
上交所強調,滬股通沿用香港證券市場的“二級賬戶”架構,目前實時監控僅能看到香港經紀商信息,無法看到買賣申報的具體投資者,這與境內“看穿式”賬戶監管體系有一定差異。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發現此案件線索,得益于滬港兩所主動全面的交易監察模式與高效暢通的跨境協作機制。根據商定,兩所在監控中如發現滬港通賬戶出現集中、大額交易行為等異常交易可疑情況,將及時通報對方。同時,兩所還針對異常交易行為,加強了自律監管措施實施層面的相互協助。
上交所表示,廣大投資者務必牢固樹立合規交易意識,切莫錯誤認為滬港通跨境交易是監管的真空地帶和法外之地。依托日益成熟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以及日益緊密的滬港兩地監管協作機制,上交所將為滬股通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一線交易監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