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孟珂
近期,上證指數持續波動,一批上市公司的實控人、大股東及時出手,加大增持力度,用“真金白銀”向投資者傳遞信心。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6月份以來至7月5日,A股已經有633家公司發布大股東增持及增持進展公告,較5月份增加約1倍。
對此,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增持/回購潮”一般都是市場階段性筑底的一個標志。目前在A股市場中,一些個股的估值出現快速下滑,這時穩定股價、進行適當的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的明智之舉。
國信證券一位分析師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近期市場大幅調整期間,A股上市公司股東及高管增持以及回購明顯增加。經歷了前期多重因素沖擊后,A股市場明顯回調,部分基本面穩健的個股被低估,因此出現了重要股東、高管在此時點選擇增持。
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大股東增持,不只是為了維護股價穩定,同時也是獲取投資收益的一種方式。所以,大股東增持通常意味著大股東看好公司的后續發展。
付立春認為,A股上市公司股東及高管增持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其對目前市場估值的認可。同時,從A股歷史看,上市公司集中增持一直以來都被市場理解為積極信號,不僅可以起到穩定股價的效果,而且也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信心。
值得關注的是,從行業分布來看,化工、機械、房地產等前期回調明顯的板塊在最近一個月內增持的公司家數居前。其次,計算機、電子板塊受到貿易摩擦的反復影響,其中不乏被錯殺的個股,增持家數也較多。而建筑材料、綜合、農林牧漁、交運、商業貿易等板塊增持家數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