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11月2日,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就加快推進優化交易監管相關工作和引導更多增量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兩大問題進行解答。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6月底以來,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等國內外多重因素影響,滬指整體走勢偏弱,投資者情緒較為謹慎。在交易一線監管過程中,上交所及時優化了交易監管方式,一是不再采用口頭提醒等“窗口指導”方式,嚴格慎用暫停賬戶交易等監管措施;二是對過度投機炒作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主要以向會員發送風險提示函的形式,要求會員向投資者提示二級市場交易風險;三是對明顯涉嫌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事中及時采取自律監管措施,并及時向證監會上報案件線索;四是加強市場監測分析,密切關注市場情緒,建立并完善了適應市場形勢變化的動態監管機制。
下一步,上交所將結合當前市場形勢,立足于交易場所的自律管理定位,堅持基于監管規則、以市場自我調節為主、監管引導為輔的原則,審慎評估并適度調整交易監管相關措施,避免影響干預正常交易行為;充分尊重投資者的自主交易權,把握好交易監管的力度和節奏,增強交易監管工作的可預期性和適應性。同時,繼續強化一線監管履責,對各類證券違法違規的行為采取必要的監管措施,精準打擊制止,做好最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行使公平交易權利的守門人。
談及“鼓勵價值投資,發揮機構投資者作用,引導更多增量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將采取哪些舉措,上述負責人介紹,上交所擬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價值實現進程:一是在“滬港通”基礎上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盡快落實“滬倫通”各項準備工作,引導北上資金積極參與滬市公司價值發現,引導國際機構在國際市場參與滬市公司價值發現,并對境內機構發揮示范作用。繼續加強國際市場推介和路演工作,吸引更多國際機構投資者參與滬市價值發現。二是在交易、會員管理、產品創新等環節,認真梳理業務流程,廢止不必要的監管要求,研究出臺便利各類機構開展滬市上市公司投資活動的措施。配合有關方面,推動降低機構投資者投資成本、財務成本乃至稅收成本。三是積極落實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工作,強化上市公司回購、現金分紅等回報價值投資、中長期投資者的手段,協同有關方面優化紅利指數、回報指數等代表性指數安排。鼓勵和便利優質回報公司開展并購重組,繼續做大做強。四是積極配合稅延養老保險入市試點工作,推動基礎研究,為企業年金、養老金等增量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背景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