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制度的創新,滬港通今日迎來四周年慶。4年來,滬港通制度在平穩運行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完善,持續促進內地與香港市場融合,提高內地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水平。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16日,滬港通運行4年累計成交10.3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滬股通累計930個交易日,交易金額6.05萬億元,日均交易金額65.02億元;港股通累計912個交易日,交易金額4.27萬億元,日均交易金額46.77億元。今年3月底開始,北上資金流入A股市場趨勢日益明顯,累計流入約1500億元人民幣,展示了境外資金對A股市場的信心。
2018年,滬港通經歷了三個重大事件:首先是每日額度擴大。4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宣布,自5月1日起,滬港通每日額度擴大4倍。每日額度的大幅擴大,是互聯互通機制的進一步深化。其次是A股納入全球指數體系。5月31日收盤后,226只A股股票被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比例為2.5%;8月31日收盤后,新增10只A股成份股,同時該納入比例提升至5%。此外,9月27日,富時羅素宣布,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體系,指數納入將于2019年6月起生效。三是北向投資者識別碼制度推出。北向看穿機制的建立,有助于完善跨境監管合作機制,打擊跨境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A股市場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