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證券要聞 > 正文

          個股“爆雷”風險或再來臨 商譽高達1.44多萬億元

          2018-11-19 16:13  來源:金融界

              截至2018年三季報,A股3573家上市公司商譽高達1.44多萬億元,其中有33家公司商譽占資產比重高達50%以上,或成下一只黑天鵝!

              11月16日,證監會發布了《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提示商譽減值風險。

              商譽是什么?

              商譽是上市公司兼并收購行為的附帶產物。

              比如,A上市公司收購B創業公司,B企業的凈資產公允價值為2億,但A公司最終卻花了5億收購,那么商譽就是多花的3億。商譽體現了被收購企業的品牌價值。但現在市場不好,被收購公司可能業績增速放緩甚至虧損,這樣的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商譽減值,這將侵蝕利潤。

              此前筆者在闡述“奧飛娛樂(002292)的套路”一文中提及,2017年,賬面商譽高達49億,商譽占凈資產的比重已經增加至60%。

              商譽由于不用攤銷,商譽容易被某些上市公司用來調整利潤,為了避免出現虧損,該計提減值準備時不計提,或者在公司業績出現虧損的時候,玩“洗大澡”游戲,一次性計提減值準備,從而導致上市公司出現巨額虧損。所以商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上市公司調節公司業績的活按鈕。

              結語:

              商譽的產生一般源自于收購兼并行為。而并購重組在A股市場十分普遍,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在收購標的資產的時候都屬于溢價收購。

              簡單來講,這些溢價部分,在財務報表上的反映就是商譽。

              商譽并非一成不變,每年上市公司都要根據對應的標的公司經營情況等進行減值測試,如果標的公司經營業績正常,業績符合預期或者超預期,那么商譽就不存在減值的風險。

              但如果標的公司出現經營異常,或者業績承諾未達標,那么對應的商譽就要進行減值準備,進而對上市公司的年報業績構成負面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2015年中小創曾掀起一波并購小高潮(俗稱講故事的年代)。

              按照三年的業績承諾期來看,標的公司的業績承諾期都已經或者即將進入尾聲,而在業績承諾期過后,有些標的公司的經營業績會出現變臉情形,這將讓相關上市公司面臨更多的商譽減值風險。

              對于此類個股,投資者更要提高警惕,對于業績穩定增長的上市公司可以適度布局,但如果有業績波動幅度較大或者已經出現增速放緩跡象,則應該考慮遠離。

              只有潮水退了,才能知道是誰在裸泳!而我們現在告訴你,潮水正在退去。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