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近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已經審議通過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專家認為,科創板在退市制度、交易機制、增減持和漲跌幅限制等方面將會有創新。
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宏觀策略研究員葛壽凈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創板的交易規則,例如在漲跌幅限制、做市商機制等方面會進行優化創新。制度方面,上市可能會更靈活,并且在退市制度、限售股解禁、同股不同權、股權VIE架構等方面也會有配套的創新。
在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看來,科創板旨在補齊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短板,強調了科技創新仍然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基調,必將給中國資本市場的生態帶來巨大改變。
目前市場至少已對四點看法達成基本共識:重要的場內市場,是增量改革,而非對存量;注冊制并非不進行審核,注冊制審核的核心是信息披露;科創板會實施嚴格退市制度;為“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服務。預計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偏“硬科技”為主。
李立峰認為,科創板的設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的增量改革工程,需“縝密、穩妥”的推進。如何既能避免不對當前存量A股市場產生大的沖擊,又能成為一個“給國內高技術、高成長的創新企業帶來更多展示的機會,且為它們快捷募集資金、快速推進科研成果資本化帶來便利的”重要場所,成為資本市場設計者所應考慮的問題。為保持市場平穩運行,不造成與其他板塊明顯的資金分流,預計科創板首批IPO融資規模不大。
國泰君安非銀團隊認為,作為增量改革,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節奏將可控,預計首批發行家數在10家-15家,首批發行規模將在200億元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