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圍繞重慶經濟發展特點和產業特色,就進一步提供資本市場精準對接培育服務進行深入交流。這是深交所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樞紐作用和創新資本形成優勢,積極服務重慶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著力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深交所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建軍出席簽約儀式并座談。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現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內容,在擬上市企業培育、上市公司質量提升、固定收益與基金產品合作、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投融資路演對接、投資者教育以及人才交流等方面繼續加大投入力度。深交所將積極發揮資源優化配置功能,服務重慶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一帶一路”和“成渝城市群”發展戰略,支持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重慶推進建設“立足西部、面向東盟”的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提供更有質量的資本市場服務支持。
深交所長期深耕服務重慶資本市場培育建設,雙方保持著密切溝通和良好合作關系,多項合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深交所是重慶企業上市聚集地,目前有26家企業在深交所上市,總市值5506億元。2019年,重慶市在深交所發行地方政府債,金額合計206億元。深交所在重慶市各級政府、金融局、證監局等大力支持下,“重慶服務基地”順利揭牌啟用,并成功舉辦“資本市場重慶服務周活動”,覆蓋25個區縣220多家擬上市企業,有力提升“在地化”服務水平。
經過長期探索實踐,深交所已形成較為完備的企業上市培育生態鏈,在市場體系、行業體系、信披規則體系、服務體系形成特色優勢,針對不同地區產業和金融發展特點量身定制服務方案,有效提升“在地化”服務精準度,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深交所表示,下一步,深交所將繼續按照中國證監會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緊緊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根本任務,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和地方需求,持續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不斷拓展“在地化”深度和廣度,創新服務模式,優化資源配置功能,完善市場培育長效機制,推動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努力在促進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方面發揮好樞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