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12月16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重塑新格局,助力‘雙循環’——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證券業論壇”在京召開。中國證監會北京證監局原副局長、巡視員、北京證券業協會原理事長姚萬義出席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圍繞資本市場30年發展中的兩個關鍵節點,一是,打開資本市場開啟之路的核準制;二是,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實施注冊制后,使資本市場助推科技發展、科技強國發揮重要的支撐與推動作用。”
首先,姚萬義將我國資本市場建設的起步稱為“1.0版”,即核準制加“三性”,實驗性、漸進性、針對性。
姚萬義指出,在起步階段,我國參照成熟的資本市場,需要一步步實驗、學習和借鑒。同時,建設資本市場過程中要遵循漸進的原則,所以設定資本市場的建設先是進行核準制,然后漸進至注冊制。此外,建設資本市場要配合國家經濟的建設。
如果說我國資本市場建設的起步是具有里程碑的,那么注冊制的實施就是具有革命性的。姚萬義將以注冊制為代表的深化資本市場的改革,稱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2.0版”。在推進注冊制改革當中,要遵循“三化”,即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
姚萬義表示,市場化的核心問題是防止造假,防止上市公司的質量參差不齊,防止證券發行中欺詐的行為,或內幕交易等等,要讓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及時、準確、全面,公開、透明。資本市場的建設要助推國內的經濟發展和國內科技的發展,同時也助推未來中國的現代化,走向國際。
姚萬義坦言:“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至今才走過30年,注冊制的實施也才剛剛起步。我們的市場目前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并且具備強大的成長性。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過程當中,我們一定能實現從資本大國到資本強國,站起來,富起來,最后強起來,助推國家的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