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歆
12月31日,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就近期媒體關注問題答記者問。對于“銀保監會在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的提問,銀保監會表示,非法集資是典型的“無照駕駛”行為。近年來,互聯網成為非法集資滋生蔓延的重點領域,各種打著金融科技、金融創新旗號的非法集資不時冒頭,欺騙性和隱蔽性更強,風險擴散速度更快、危害更大。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統一部署,各地、各有關部門主動出擊、堅決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各地黨委、政府把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處非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已實現省、市、縣三級全覆蓋。行業主管監管部門各司其職,多方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法律制度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020年12月21日,《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草案)》(簡稱《條例》)已獲通過?!稐l例》作為第一部專門規范非法集資防范和處置工作的行政法規,對于將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尤其是賦權地方政府、強化行政處置、形成工作合力意義重大。
三是重大風險隱患得到有力化解。2018年以來,全國共打擊處置非法集資案件1.5萬余起,涉案金額1.1萬億元,一些積累多年的隱患得到穩妥化解,一批久拖未決的案件得以有序處置。
四是“以網治網”的監測預警體系初步形成。
五是人民群眾風險防范意識不斷增強。
銀保監會表示,經過集中整治,打非處非工作贏得戰略主動,非法集資風險總體可控,但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根治非法集資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打贏攻堅戰,也要打好持久戰。下一步,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嚴厲打擊各類“無照駕駛”行為。二是抓住《條例》實施契機,落實各方責任,強化行政處置,推動關口前移,實現打早打小。三是強化科技賦能,加快搭建全國監測預警“一張網”。四是依靠群眾群防群治,引導群眾自覺抵制、主動遠離非法集資。五是推動形成全社會、全行業、全生態鏈防控治理長效機制,加快消化存量,堅決遏制增量,有效管控變量,全力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