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侯捷寧
見習記者 楊潔
12月4日,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簡稱證券業協會)消息,12月3日,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發布《2021年全球場外衍生品市場改革進展報告》,將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證報價”)列入正式交易報告庫名單,標志著中證報價交易報告庫在法律基礎、治理架構、信息披露、風險管理、運行透明度等方面已達到國際標準,對進一步提高我國場外衍生品市場透明度和科技監管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要求所有場外衍生品合約向交易報告庫(TR)報告,是次貸危機后各國監管部門加強場外衍生品業務監管的核心舉措。根據《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PFMI),交易報告庫是指集中維護交易數據的電子記錄(數據庫)的主體,其核心是建立中央數據庫,集中收集、存管及分發金融產品交易數據,并為參與者提供交易后的相關服務,同時服務監管機構風險管理需求。交易報告庫是PFMI中所列五種重要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之一,也是我國《統籌監管金融基礎設施工作方案》納入的金融基礎設施之一,在提高市場透明度、強化市場監測、保障金融穩定性等方面發揮著基礎性作用。
據悉,按照證監會有關工作部署,證券業協會指導中證報價于2014年開始建設與運營場外業務交易報告庫,接受證券公司開展場外衍生品、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收益憑證等場外業務的交易報告信息,并開展監測監控。目前,報告庫收集了證券公司開展場外衍生品業務以來的逐筆交易報告信息,占資本市場場外衍生品交易規模的約80%,建立起全生命周期數據管理平臺,并逐步構建全面、立體、動態風險監控體系,有效提高市場透明度,切實服務市場監管、服務市場主體,持續提高科技監管水平,為行政監管提供精準的信息支持和技術保障。
證券業協會表示,下一步,在證監會領導下,將指導中證報價秉持服務監管、服務市場的理念,持續完善交易報告庫建設,建立健全場外業務監測監控體系,以打造場外證券業務監測的專業權威機構、監管信任機構、市場信賴機構、行業依賴機構為目標,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促進場外市場高質量發展。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