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1月9日,在第六屆新金融高峰論壇上,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一級巡視員黃明表示,證監會投保局將繼續按照證監會黨委的統一要求,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堅持“四個敬畏、一個合力”的監管理念,健全有機立體的投資者保護體系,助力共同富裕。
就如何健全投資者保護體系,黃明圍繞完善相關制度、加強教育、健全維權機制、推進訴訟工作等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黃明指出,要進一步完善投資者保護的相關制度。完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研究建立投資者保護專項補償基金,完善公開征集《上市公司股東權利管理暫行規定》相關配套規則,適時修訂發布《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指引》。
同時,繼續提升投資者教育精準性和有效性。持續優化投資者教育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持續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體系,堅持從投資者實際出發,主動盡責,注重實效開展投資者教育。
健全各類投資者維權機制。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完善在線訴調對接機制,強化市場經營機構的投訴處理主體責任,持續推廣“示范判決+糾紛調解”的工作模式,完善投保機構持股行權、支持訴訟、股東代為訴訟等工作機制。
此外,推進證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工作持續開展。2021年,首單特別代表人訴訟康美藥業案件落地,具有重大的標志性意義,是落實新《證券法》和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活動的突破性舉措。“我們將進一步全面總結經驗做法,優化完善工作流程機制,依法推進特別代表人訴訟常態化開展,形成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震懾力,提高上市公司及其相關主體違法違規的成本,增強市場各方的敬畏之心。”黃明表示。
黃明還表示,在資本市場改革和監管工作中,必須突出政治站位和政治考量,找準與共同富裕的結合點,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
“我們正在以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繼續強化資本市場在促進資本形成、科技創新和產業循環方面的重要功能。”黃明表示,一是確保全市場注冊制改革平穩落地,更好發揮資本市場融資功能;二是強化內生動力,壓實主體責任,推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是落實零容忍要求,依法從嚴打擊證券期貨違法行為;四是加強對資本的規范引導,對特定敏感領域融資并購活動從嚴監管,與相關方面共同建立健全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制度機制,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有控制其消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