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行業研究 > 正文

          醫藥、科技板塊仍是重點 “碳中和”概念受關注

          2021-03-25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證券時報記者 曹雯璟

              進入定期報告披露階段,公募調研更加密集。3月以來,公募基金累計調研近2000次,環比增長51%,其中,醫藥、科技等板塊及“碳中和”概念相關公司成為調研重點,中小市值企業占比較高。

              重點調研醫藥、科技

              關注“碳中和”概念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3月以來基金公司累計調研上市公司1997次,環比增長51%。其中,嘉實、中歐、招商、富國等大型公募調研頻次居前。

              雖然經過一輪較為明顯的回撤,但醫藥、科技等板塊龍頭個股依然成為基金公司重點關注的對象,被調研頻次靠前的上市公司有一心堂、中科創達、兆易創新、科順股份、華陽集團等。其中,有91家基金公司調研了醫藥零售行業的一心堂,半導體及元件行業的兆易創新和計算機應用行業的中科創達分別獲89家和71家公募調研。此外,近期較為火熱的“碳中和”相關企業頗受關注,譜尼測試成為17家基金公司的調研對象。

              興證全球基金謝治宇、華安基金崔瑩、工銀瑞信基金趙蓓等明星基金經理調研了普洛藥業,匯添富基金胡昕煒調研了聯創電子,景順長城基金的楊銳文、劉彥春分別調研了長陽科技、湯臣倍健,南方基金史博和諾安基金蔡嵩松調研了工業富聯,信達澳銀基金馮明遠調研了橫店東磁。

              在被調研的上市公司里,市值在200億以下中小市值公司占69.12%。

              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投研總監表示,現階段會多注重挖掘一些優質的中小盤股,因為大型龍頭企業的資訊較多,日常保持一定跟蹤即可。在具體行業上,順周期、“碳中和”相關行業相對看得較多。

              看好消費科技、醫藥、

              順周期和新能源

              中歐基金投資總監、基金經理周蔚文表示,從未來5年看,看好受益經濟轉型與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包括受益城市化與消費升級的消費行業,以及受益人口老齡化的大醫療產業及新科技帶來的機會,細分行業包括品牌消費、創新藥、創新器械、半導體、物聯網、云計算、自動駕駛、在線教育、互聯網服務等。

              匯豐晉信動態策略基金基金經理陸彬表示,當前市場結構性機會較多,依舊看好4個方向,一是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二是以化工為代表的順周期,三是軍工里部分細分行業,四是大金融的保險和地產板塊。

              德邦基金海外與組合投資部總經理郭成東表示,看好兩個方向,一是基本面改善、價值嚴重低估的通訊、建筑、非銀等板塊龍頭;二是周期性板塊、業績增長較確定的消費科技、醫藥板塊。

              興業研究精選混合基金經理鄒慧表示,各條優質賽道上的公司將出現分化,業績和估值相匹配的優質公司大概率將重新上漲。同時,今年研究目標公司市值可以適度下沉,各個細分賽道的隱形冠軍將成為研究的重點,這些領域集中在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醫療器械等細分子領域。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