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業績預告“變臉”
在較多公司業績預喜的同時,還有不少上市公司預計2017年業績將同比出現下滑甚至由盈轉虧。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還出現多家公司業績預告由預盈修正為大幅預虧的情況。
同花順iFinD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18日下午,有264家上市公司預計2017年全年的業績實現情況不容樂觀,其中包括49家公司預計2017年同比由盈轉虧,199家企業預計業績同比略減或預減。另有16家公司延續上一年虧損的態勢預計2017年繼續虧損。
在業績預減或略減的公司中,北京商報記者在查閱公司上市時間表后發現,有約一成的公司為2017年剛上市的企業,也就是說,這20家公司在上市后交出的上市當年的業績成績單就預計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其中,在2017年2月上市的高斯貝爾預計2017年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30%至60%。另外,香山股份在2017年5月上市,該公司預計2017年歸屬凈利潤同比下滑13.57%至23.17%。
值得一提的是,還存在多家公司業績預告由預盈變預虧的情況。沃森生物1月13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要對此前的業績預告進行修正,由預計盈利修正為2017年全年業績預計大幅虧損超5億元。無獨有偶,智慧農業的業績預告也出現“變臉”情形,1月15日晚間智慧農業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稱,公司預計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1億元至2.7億元,而此前智慧農業預計2017年度業績將扭虧為盈。
在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每年年報披露前夕,都會有一批原本預告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即由盈利轉為大幅虧損。對于這些情況投資者應該注意“避雷”,特別是那些被證監會調查過的有前科的公司,還有那些財務數據、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不確定性較高的上市公司,應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