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新能源汽車等多產業發展
八成中小創公司營收凈利雙增長
近年來,有色金屬行業整體基本面回暖的態勢已在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上得到印證,而與行業內銅、鋁為代表的工業金屬領域受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基建投資增長的邏輯不同,小金屬、新材料等領域更多受益于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崛起的觀點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認可。正因如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在近期小盤股整體反彈的背景下,通過當前中小創公司密集披露的業績快報挖掘有色金屬行業內新材料等領域的投資價值,更有利于把握短期的投資機會。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在申萬一級有色金屬行業37家中小創上市公司中,除寒銳鈷業、岱勒新材等2家公司已披露2017年年報業績外,其余35家公司也均已發布了2017年年報業績快報,僅從業績快報數據來看,這35家公司中有28家公司報告期內均實現凈利潤及營業收入雙增長,占比80%。
具體來看,上述28家雙增長公司中,有9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翻番,其中,精藝股份報告期內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居首,達到557.70%,其余8家公司分別為:贛鋒鋰業、宏創控股、西部材料、三超新材、格林美、閩發鋁業、云南鍺業、湖南黃金。營業收入方面,三超新材、海亮股份、云南鍺業、羅平鋅電、贛鋒鋰業、湖南黃金等6家公司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此外,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在40%以上的公司還包括:宏創控股、金貴銀業、精藝股份、天齊鋰業等。
從2017年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金額來看,天齊鋰業(21.52億元)、贛鋒鋰業(14.58億元)2家公司均在2017年實現盈利超過10億元,而海亮股份、格林美、利源精制、楚江新材、恒邦股份、亞太科技、湖南黃金、金貴銀業等公司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也均在2億元以上。
市場表現方面,上述28只績優股在節后普遍實現上漲,其中,格林美、銀河磁體、金太陽、三超新材、菲利華、東方鋯業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過10%,表現較為突出。
通過對上述28家公司的細分行業屬性梳理發現,共有15家公司所屬申萬二級行業為有金屬非金屬新材料或稀有金屬,占比超過半數,進一步看,這15家公司普遍涉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電池領域,其中,包括天齊鋰業、贛鋒鋰業、格林美、銀河磁體等個股均為所屬領域的龍頭標的,未來的成長能力或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緊密相關。
對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的投資機會,中原證券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向好格局未變。2018年,全國范圍內將全面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政策將趨穩和強監管,從使用環節推動消費內生力增長,其中新能源專用車將受益于物流車發展,政策導向下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顯著,且龍頭聚焦效應進一步加強。2018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高增長,結合細分領域價格水平及業績快報,板塊短期企穩或存一定的投資機會,建議重點關注上游材料、鋰電正極材料和電解液細分領域龍頭標的。(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