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送轉被套上緊箍咒
2017年僅63只個股達標
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蔚
相較往年,今年A股上市公司高送轉方案大“瘦身”且概念炒作持續降溫,但仍存個別不合規、涉嫌配合減持的情形。清明節假日期間,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了《上市公司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高送轉指引》),為上市公司高送轉行為戴上“緊箍咒”。
高送轉概念多數玩虛的
近年來,通過高送轉的形式來達到盤活股價,提升股票流動性,無疑成為了不少上市公司,尤其是中高價上市公司的主要選擇。
然而,當采取高送轉策略的上市公司數量越來越多時,部分上市公司打著高送轉的旗號拉高減持、變相套現,近年來頻繁發生。“高送轉概念多數玩虛的,風險較大。”股民陳先生說,“高送轉除了擴大公司股本,便于大股東減持套現外,與分紅沒有一點關系,真正的分紅應當是現金股利式分紅。”
“10送轉5”成新門檻
本次《高送轉指引》的重要意義之一便是對高送轉的標準做出了權威界定。其中,上交所規定,高送轉是指公司送紅股或以盈余公積金、資本公積金轉增股份,合計比例達到每10股送轉5股以上。
深交所規定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每10股送紅股與公積金轉增股本合計分別達到或者超過5股、8股、10股,被稱為高送轉。由此看來,每10股送轉5股成兩市高送轉共同的“基本門檻”?!陡咚娃D指引》要求,公司送轉股方案提出的最近一個報告期凈利潤或預計凈利潤為負值、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或者送轉后每股收益低于0.2元的,不得披露高送轉方案。這意味著業績虧損或者盈利不多的企業想要高送轉肯定“沒戲”。
2017年63只個股“高送轉”
目前正值2017年年報披露高峰期。記者注意到,在近年對“高送轉”監管趨嚴的形勢下,2017年許多公司選擇了“派息”來替代“送股”。截至4月7日,兩市共有1163家上市公司計劃分紅派息,而有公積金轉增股本或送紅股計劃的上市公司僅有284家。
在這有“送轉”計劃的284家上市公司中,按照兩市《高送轉指引》中的標準,能算作“高送轉”的只有63只個股。在這63只個股中,高升控股和八一鋼鐵兩家公司均計劃每10股轉增股本10股,無派息,其余61家公司均有現金派息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