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28日舉行河北雄安新區全球推介活動,主題是“新時代的中國:雄安探索人類發展的未來之城”。有分析指出,此次外交部面向全球推介雄安新區釋放出雄安新區將快速發展的積極信號,雄安新區的功能不僅在于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時也是高端高新產業中外交流的創新基地。
可以看到,近段時間雄安新區推進動作頻頻,各方全力支持。隨著《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的出爐,在重磅文件指引下,雄安概念股熱度有所上升,環保、智慧城市建設等多個細分領域最被市場普遍看好。
環境保護:政策有力護航
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打造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被明確放在新區定位中,且打造優美自然生態環境章節排在發展高端高新產業、提供優質共享公共服務等章節之前。另外,新區規劃指標中綠色生態指標多達17個,占比接近一半,如到2035年,新區藍綠空間占比超過70%、森林覆蓋率超過4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白洋淀水質逐步恢復到Ⅲ-Ⅳ類,恢復“華北之腎”功能。生態環保被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早前,為貫徹落實管理層“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共同推動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環保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簽署了《推進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戰略合作協議》,環保部將成立推進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有關司局相繼開展新區環境評估、白洋淀治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等工作。下一步,將扎實推進協議的落實,著力支持白洋淀流域環境整治、雄安新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區域污染協同防治、“三線一單”管控體系建設、監測和執法監管體系建設、環境安全防控體系建設、生態環境管理機制創新、綠色環保產業發展。
有業內人士表示,建設綠色雄安,水生態治理將是其重要抓手。生態良好,水城共融將是新區區別于傳統城市的重要特點,雄安板塊由概念向實質轉變,建議關注東方園林、碧水源、啟迪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