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
A股2月份“復工”以來,上證綜指波動加大,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果斷出手,增持不斷。
《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自2月3日至3月25日,346家上市公司獲得重要股東增持154.78億元。具體來看,97家公司被354位高管增持4.77億元;38家公司實控人出手,增持45.35億元,另外,還有68家上市公司被產業資本增持88.56億元。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海外疫情蔓延,國際資本市場大幅動蕩,在全球產業鏈高度一體化與國際化的環境下,A股不可避免受到影響。部分A股上市公司股價下行,與公司估值和價值產生較大偏離。因此優質標的依舊是資金布局的重點。
“產業資本和董監高等此時增持,一是有助于增強投資者對基本面良好的上市公司的持股信心,也有助于提升公司信譽,持續穩定地健康發展;二是體現了大股東對公司中長期價值投資的認可,彰顯公司對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李湛表示。
另外,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自2月份以來,17家上市公司被舉牌,產業資本比較青睞水電、銀行和火電等行業,分別增持26億元、17.48億元和6.65億元,位居增持行業板塊前列。
李湛表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滑10%以上,主要受疫情拖累。后續隨著疫情平穩、復工率的逐步提升以及夏季用電高峰的到來,二季度用電需求大概率增長。目前國內火電、水電和銀行等相關行業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安全邊際較高,具備良好的中長期配置價值,獲得增持也就理所當然。
對于A股未來走勢,悟空投資董事長鮑際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中長期以及短期來看,A股非常具有投資價值。首先,當前A股估值處于歷史低位,非常安全;其次,國內利率水平有望進一步下降,對估值的支撐也非常大;再次,從全球市場來看,人民幣資產也是非常有優勢的,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和A股是大勢所趨。
李湛表示,目前A股無論是市盈率亦或是估值都處于較低區域,下調風險可控。一旦內外部環境趨于穩定,A股將走出當前筑底階段,延上升通道前進,屆時前期深化改革的效果將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