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保險股股價通常在四季度迎來相對高峰。”中信建投在其最新研究報告中表示,“通過復盤,可以發現大多數年份中保險股股價在四季度至次年1月份-2月份會出現階段性高峰,對負債端業績的預期是重要因素,一方面接近年底,保險公司全年保費收入情況基本落地,對當年業績預期增加更多確定性,另一方面,四季度是保險公司備戰次年開門紅的重要時點,對于開門紅的預期往往在四季度體現,而在次年一季度兌現,市場通常‘買預期、賣事實’,且年底面臨估值切換,四季度是布局保險股的重要時機。”
的確如此,進入四季度后,保險股可謂是漲勢喜人?!蹲C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10月份以來的5個交易日中,保險板塊指數累計漲幅6.65%,遠遠跑贏同期上證指數3.55%的漲幅。其中,西水股份、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5只概念股表現出色,月內累計漲幅均超5%,分別為10.9%、8.1%、7.1%、6.74%和5.32%。
值得關注的是,在股價穩步攀升中,10月份以來的5個交易日,板塊流通市值增長達1537.45億元,不但受到資金的追捧同時也獲得眾機構認可。
進一步統計發現,10月份以來,保險板塊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達46.77億元,其中,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等4只個股,期間資金凈流入均超2億元,分別為37.19億元、4.65億元、2.3億元和2.2億元。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表示,近期央行發表意見認為當前整體的宏觀杠桿率并不算太高,仍然還有杠桿上升的空間,意味著流動性可能會進一步釋放,對保險形成了較大利好。長期來看,政策上,銀保監會自發布推動保險業務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以來,一直在規范行業格局,引導行業高質量的發展;估值上,疫情沖擊下,保險股整體估值仍處于低估狀態,隨著疫情負面影響的逐步消退,保險股估值優勢突出。
與此同時,軒鐸資管總經理肖默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保險的投資機會主要是開放保險市場,保險行業可以做其他業務,特別是近日出臺的消息,宏觀適當放杠桿,對金融業是中長期利好,投資者可適當參與。
出色的表現無疑受到機構的高度關注。統計顯示,機構近30日內給予“買入”或“增持”以上評級的保險股達4只,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和中國太保等個股,機構推薦次數分別為,5次、3次、2次和1次。
為何保險股在近期表現活躍,備受關注呢?把脈基金基金經理許瓊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看好保險行業未來投資機會,主要原因有四點:其一,成長性高,保險行業去年同比凈利潤增長70%;其二,分紅可觀,5%-7%的分紅,秒殺租金收益和銀行理財;其三,今年面臨疫情拷問,上半年A股五大上市險企保費仍然增長6.75%;其四,行業整體市盈率相對較低,具有估值優勢。
“保險業利潤降幅繼續收窄,行業提前步入開門紅。”申萬宏源證券在保險行業三季報前瞻中提出,資產端改善+開門紅預期帶動保險板塊資產負債共振。隨著對宏觀預期的逐步修復和權益市場逐步回暖,上市險企凈利潤和價值增長有望實現逐季修復和改善,估值與業績的共振可期。
表:10月份以來保險股市場情況一覽:

制表:張穎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