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市場研究 > 正文

          大盤連漲小票連跌 增量資金主導A股分化格局

          2021-01-08 04:01  來源:上海證券報

              昨日,市場分化格局愈演愈烈。A股三大指數全線收漲,其中上證指數、創業板指都已實現6連陽;資金面也保持充裕,新年以來4個交易日,滬深兩市日成交額連續超過1萬億元。而就在大盤“量價齊升”的同時,下跌個股數量卻逐日遞增。至昨日,A股漲跌家數比已降至0.24,即1只股票上漲的同時有4只個股下跌。其中,上漲的多是大市值龍頭股,而多數中小市值股票則處于“失血”狀態。

              究其原因,股市增量資金中機構資金取得“壓倒性權重”,以及市場“抱團大市值”趨勢進入自我強化階段,是塑造當前分化格局的主要力量。

              個股漲跌比4天內從2.4降到0.24

              至昨日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皆再度創出本輪行情高點。上證指數收于3576.20點,漲0.71%;深證成指收于15356.40點,漲1.11%;創業板指收于3162.40點,漲1.52%。滬深兩市共成交約1.22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溫和放量。

              大盤“綻放”之時,多數個股卻越來越“凋萎”。昨日,滬深A股漲跌比驟降至0.24,多達3296只個股下跌,僅784只股票上漲。下跌個股中,有近千只股票跌幅在5%(含)以上。而在開年首個交易日,雖然也有逾千只個股下跌,但當時的漲跌比尚有2.41,是現在的10倍。

              中小盤股已走熊4個多月

              先看被主流資金連續追捧的“大而美”,在3000億元市值這一檔,萬華化學、三一重工等開啟飆漲模式,昨日分別大漲8.71%、9.28%。甚至連近期曾因故短暫下挫的愛爾眼科也大漲8.27%,股價不僅收復失地,還創出了歷史新高。大市值“領頭羊”貴州茅臺昨日再漲1.90%,報收于2140元。所謂“油中茅臺”金龍魚也大漲8.87%,最新股價為139.13元,市值達7543億元。

              在大市值龍頭股的“虹吸效應”下,多數中小市值股票陷入調整。昨日,代表A股中小市值個股表現的國證2000指數收于7056.11點,大跌2.31%,其跌幅較前一交易日的1.28%明顯放大。這與代表大市值的滬深300指數的連續上攻構成鮮明對比。

              將時間軸拉長看,滬深300指數自2020年9月以來走勢較強,至今累計漲幅約20%。而國證2000指數在2020年8月19日觸及階段高點8062.42點后持續走低,至今跌幅已達12.5%。大盤股與小盤股走勢“冰火兩重天”可見一斑。

              機構增量資金主導市場風格

              市場主流資金向“頭部”匯集的現象并非A股獨有。據國盛證券此前統計,近年來A股市值排名后50%的股票成交占比持續下滑,已從2016年的33%降至2020年的19%。借鑒成熟市場經驗,日股、韓股、美股等市場中,市值排名后50%的股票的成交占比分別為4%、3%、2%,均處于非常低的水平。

              從主導市場風格的增量資金構成看,據國盛證券最新發布的研報統計,2020年股市增量資金主要源自公私募。其中,公募基金有約3.5萬億元增量資金,私募有約5100億元增量資金,來自北向資金的增量資金近2100億元。

              散戶方面,根據該研報,2020年A股新增投資者1640萬人。如按有關部門此前發布的2019年居民金融資產及其配置情況推算,當時戶均持有權益類資產金額為5萬元。以此為參照推算,去年新開戶個人投資者帶來的增量資金不到1萬億元。即使按股市活躍賬戶戶均50萬元的資產額推算,考慮到倉位、配置基金產品等因素,如戶均持有股票市值10萬元,則這些新開戶帶來的增量資金也只有1.6萬億元。與公私募的增量資金規模相比,依然處于明顯弱勢。

              在此趨勢下,普通投資者應如何適應“機構化”的市場新生態?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2021年行情結構分化格局或將持續,機構投資理念也與經濟結構變化趨勢相契合,頭部企業或將持續享有估值溢價。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