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市場研究 > 正文

          多路資金追捧碳交易概念股

          2021-06-04 23:54  來源:證券日報

              “近日,碳交易板塊全面進入上漲周期,主要是受到資金推動,短期投機的屬性比較強,對于相關概念股應從基本面出發,選擇業績良好的新能源企業,碳交易作為催化劑對板塊會形成長期利好支持。”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方信財富投資基金經理郝心明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6月份以來的4個交易日中,中國電建、海油發展、國檢集團、維爾利等4只碳交易概念股均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期間合計資金凈流入4222.19萬元。

              與此同時,備受關注的北上資金也在加倉布局碳交易概念股。

              6月份以來,四川路橋、巨化股份、協鑫能科、海油發展、大唐發電等5只概念股,期間受到北上資金凈買入合計達8865.05萬元。其中海油發展備受資金青睞,不但受到市場資金的熱捧,同時也被外資加倉,成為兩路資金共同持有的個股。

              對于碳交易板塊的投資機會,中投立贏資產總經理潘紹敢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力爭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A股市場上最確定的中長期高速發展的行業賽道之一。而且去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保持快速增長,上下游產業鏈都受到實實在在的支撐,在長期有政策支持、中期有較高業績增速、短期市場輪動的情況下,繼續逢低把握相關個股機會仍是上策。

              “雖然全國碳市場交易首批僅納入2225家發電企業,不過,在未來碳市場建設逐漸成熟的情況下,將最終覆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航空等八大行業。”華寶證券表示。

              對于公用事業、鋼鐵、建材、交運和化工等高碳排放行業來說,能否受益于碳交易取決于企業碳減排的能力。分析人士認為,行業龍頭一般兼有產能及技術優勢,通常具備更高的減排能力,因而也將相對更受益于碳交易市場。

              龍贏富澤資產總經理童第軼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碳交易概念股很多,有些是持有地方碳排放權交易公司股權,有些是在碳捕捉等方面有一些技術積累,此外還涉及到一些環保及新能源發電公司。進入6月份,隨著時間節點的臨近,可能會再次出現一些交易性機會。長期來看,在公司發展及業績層面能有多大程度的體現,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孫恩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碳交易市場開啟在即,利好以新能源為代表的低碳產業發展,一方面新能源企業可通過碳排放交易獲取額外收益來提升業績,另一方面對新能源裝機積極性有明顯的提振作用。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