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技術的商業化,一定離不開資本的助力。”10月27日,由《證券日報》社與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3汽車資本論壇”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上海智能汽車融合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貢俊在主題演講時表示。
當前,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取得了產業領先,其中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有多月超過30%,新能源汽車數量也再創新高。
“如果說電動車上半場比拼的是電動化,那么下半場比拼的就是智能化,這對整個汽車產業鏈和市場來說,有很多機會。”貢俊說道。智能網聯汽車即車聯網與智能化的有機聯合,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路、后臺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有安全、舒適、節能、高效的特點。
目前智能網聯汽車正從技術驗證走向規?;痉?。7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下稱《指南》),分階段建立適應我國國情并與國際接軌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這是時隔5年后,我國在2018版的基礎上形成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版標準體系。
貢俊認為,為了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一是要形成行業共識,通過跨界融合等形式,把相關產業調動起來。二是要對發展路徑和智能網聯融合的發展階段有一個預判,第一階段以提醒預警為主,第二階段是車路云輔助駕駛,第三階段是自動駕駛。三是要通過實踐進行螺旋式的上升,希望能通過規模示范把前面碰到的問題在實踐中解決。四是要根據發展階段,把每個階段最需要解決的標準和規范問題處理好,分階段來逐步實施,從技術分級方面,小步快跑往前走。
“要解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當前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車本身的技術問題,還涉及到基礎設施回報的問題。”貢俊說道。
“上海智能汽車融合創新中心的使命定位就是作為政府智庫,來幫政府做好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另外中心還聚焦一些關鍵技術做產品孵化,希望孵化出一些典型場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技術的商業化一定離不開資本的助力,對于有項目孵化有產業需求的平臺,資本的作用一定是離不開的。”貢俊如是說。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