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中國市場,才有可能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執牛耳者,而設計與科技并重,則是中國市場成功的關鍵。”極星科技董事長兼CEO沈子瑜在11月16日極星品牌的“摘星之夜”上如是說。
作為2017年就脫胎沃爾沃獨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此前多年極星汽車的視角更多放在海外市場,豪華純粹的調性在歐洲市場備受青睞,去年更創下32241臺的銷量,位列高端純電轎車榜第四。但相比之下,由于缺少足夠本土化的車型,極星汽車在國內還算“小眾”品牌。不過,當2023年極星汽車正式開啟“中國元年”,極星品牌由此開始在中國市場全面發力。

此次“摘星之夜”,極星汽車帶來了更多專為中國市場的重磅信息,包括品牌第二款SUV極星4的上市交付以及配置權益優化后入場門檻降低、Polestar OS上車交付等。值得關注的是,無論從極星4還是品牌理念來看,極星汽車都發生了更貼近中國市場的轉變。今年,極星汽車和星紀魅族成立極星科技,這也意味著,極星科技將融合智能科技企業和傳統制造業的優勢,成為智能終端融合科技公司。

有趣的是,放在當前市場,“智能”正在左右汽車產品的競爭力,華為鴻蒙OS讓問界一炮而紅,華為生態也正在影響汽車產品的發展,而魅族Flyme生態為極星4加磅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更有趣的是,沈子瑜本身是中國車聯網行業最早的領頭人之一,先后為十幾家車企搭建過智能網聯系統,其對智能交互的看重以及“汽車3.0時代”的論斷十分符合“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特質。
而這種造車思路,面對敢于挑戰陳規,標新立異的“摘星人”用戶無疑是十分適合的,在智能化逐漸左右產品競爭力的時代,極星在本身的設計優勢上加入智能互聯思路打入中國主流市場,擁有無限可能。
中國元年加碼 極星正構建完整體系力
2017年緣起中國的極星汽車,當年10月份在上海宣布以打造電動高性能汽車品牌為定位的全新商業策略,并推出了首款GT轎跑Polestar 1。不過,過去多年其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海外市場,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尤其是在歐洲市場,極星汽車能夠排在電動汽車銷量前十。

相比之下,極星在中國汽車市場則還算小眾品牌,但當其選擇在2023年全面發力中國市場,開啟“中國元年”,極星汽車就開始全身心投入中國市場。值得一提的是,極星汽車在中國市場已經有了相對完善的生產體系,據官方信息,極星汽車生產基地布局在臺州路橋、成都、重慶,基于CMA架構打造的Polestar 2就是在中國工廠生產。
與此同時,極星汽車的“中國元年”采取了十分積極的態度,為日后“摘星人”的愉悅購車、用車做了充足的準備,在銷售、服務網絡,以及補能網絡方面都下了極大的功夫。
就銷售網絡而言,截至今年年底,極星的零售業務門店已拓展至55家,到2024年6月份,將拓展至100家,覆蓋全國主要的一二線城市。在服務網絡上,2023年起極星將在核心城市建立自營高端售后服務中心;同時也會繼續與沃爾沃汽車合作,預計到2024年底,將會有超過72個城市100個沃爾沃汽車售后服務中心可服務極星車主;極星還將與京東合作進一步縮小服務半徑,打造汽車洗美生態社區,以更加多元的服務網絡布局為中國用戶提供更加便利的用車體驗。

而為了解決電動汽車的“補能焦慮”,極星汽車計劃在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60座充電樁的建設,并且甄選了頭部主流運營商進行互聯互通,預計在2024年第一季度,接入超過55萬個優質充電樁資源,地級市覆蓋331座,城市覆蓋率98%。
更重要的是,今年6月份,星紀魅族和極星簽約成立合資公司極星科技,實現了“雙星合璧”。極星科技依托極星和星紀魅族,完成了設計驅動與智能化、本土化的融合,進入沈子瑜口中的“3.0時代”,即手機與車機、手機與汽車如何融合共生的時代。而作為極星科技以及星紀魅族的“創始人”,擁有強烈“互聯思維”的沈子瑜究竟會給市場一張怎樣的答卷呢?
智能互聯思維做主 極星引領汽車3.0時代
新能源汽車轉型下半場以智能化決勝負,“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到來。這種觀點正在得到越來越多業內人士的認同,在此背景下,消費電子與汽車行業的擴大融合也是大勢所趨。而從極星中國元年的布局來看,本身也更符合這種趨勢。

作為極星科技的“創始人”,沈子瑜是中國車聯網行業最早的領頭人之一,先后為十幾家車企搭建過智能網聯系統,其業務打通芯片、手機、操作系統、軟件架構等多個領域,橫跨軟硬件產業鏈的能力與掌控力。從這一角度來說,沈子瑜與余承東、雷軍等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興起的“領軍者”相類似。
而從極星汽車在中國元年的造車思路來看,極星也走上了一條與問界、小米等相類似的道路。這一點,在極星4上體現得很明顯,這款車將搭載全新開發完整版的Polestar OS操作系統,該操作系統融合了Flyme Auto的智能交互邏輯,并且,Polestar Link超級桌面可以幫助極星車主實現軟件共享、建立網絡連接、獲取位置服務和攝像頭硬件,并能將手機應用程序傳輸至信息娛樂屏幕。
這一刻的極星4實際上已經脫離了傳統汽車產品的概念,將智能交互作為了產品體驗的關鍵一環,這也讓極星汽車開始有了獨特的優勢。“沒有手機軟件賦能的汽車公司將逐漸被淘汰。”在沈子瑜看來,目前能夠把三電系統,包括電池、轉向剎車、車身做好的企業在中國不少于30家,但是能夠把人機交互體驗、線上線下云端能力,及持續迭代的能力做好的,基本上都是手機品牌,不超過3-4家。而且汽車公司很難搞生態,而星紀魅族則有現成的生態可以賦能Polestar OS。

值得一提的是,從極星和星紀魅族的合資模式來看,極星科技區別于當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汽車品牌,相比華為廣撒網式的“幫車企造好車”,極星科技這種從內而外的“軟件定義汽車”或許已經走在了“3.0時代”的前列。當然,這也讓極星這個“設計驅動”的品牌,在設計角度之外,又多了一層理念去詮釋豪華。
如沈子瑜所言,“未來豪華的定義不僅僅在于設計和用料,科技含量和科技屬性同樣代表豪華”。其表示,我們要讓大家意識到Polestar不僅是一個汽車品牌,而是一個智能化的終端產品品牌。

“在品牌和產品的背后,更重要的是‘人’”,沈子瑜在“摘星之夜”上表示。而極星面向的用戶,是一群敢于挑戰陳規,標新立異的未來引領者,從這一角度來看,他們才是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的主力軍。一方面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一方面大步跨進“軟件定義汽車”時代,極星正在引領汽車發展的3.0智能化時代。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