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產業風向 > 正文

          中概股回歸仍將延續

          2020-08-03 06:2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概股回歸成為資本市場熱門話題。由于市場環境、交易活躍度、估值預期等對上市公司有利的因素越來越多,可以預計回歸潮仍將延續。

              發行機制不斷優化是吸引中國企業回歸上市的重要基礎。

              新經濟公司回歸香港交易所,主要得益于港交所的上市制度改革。香港在2018年修訂上市規則,允許“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公司、無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允許境外掛牌的公司在港二次上市,為港股市場注入了新動力。

              在這一框架下,短短兩年間,已有87家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累計融資超過3000億港元。其中生物科技公司在港共融資約439億港元,使香港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資中心。

              正如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所說,擁抱新形勢,為香港股票市場帶來新的發展動力,也把市場結構從過去以傳統產業企業為主,轉變為傳統及創新科技企業兼備。除了回應經濟結構變化所衍生的融資需求,讓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外,這也有利于提升市場的活力、估值和價格發現的效率。

              香港新經濟公司上市氛圍逐漸形成。據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蘇杰統計,香港上市制度改革兩年以來,新經濟公司IPO融資額市場占比由2016年的15.2%上升至2019年的49%,新經濟公司市值占比近17%,為中概股回歸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日前,香港恒生科技指數面世,與納斯達克類似,追蹤30家最大的香港上市科技企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美團點評、小米集團等企業。媒體評價稱,這是香港為鞏固其科技公司融資中心地位所作的努力。

              港股上市公司匯量科技方面表示,新經濟公司逐步成為未來的熱點板塊,除了港交所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和鼓勵新經濟公司的政策外,關注港股的投資人也都紛紛成立了新經濟分析團隊甚至專項的投資基金。散戶對新經濟公司的關注也不斷提升。

              FactSet的數據顯示,繼去年11月阿里巴巴集團在香港上市后,目前該公司股票總成交額中有近五分之一來自H股。自上個月網易和京東在香港上市以來,H股成交額在這兩家公司的總體股票成交額中占比分別為約33%和21%。

              市場人士表示,赴港二次上市交易不僅給香港市場創造了新的流動性,未來內地投資者也有望支撐交易量進一步上升。

              對公司而言,目前回歸上市的吸引力還體現在發展預期和估值方面。

              從過去幾年的歷史來看,許多從美國回歸上市的中概股獲得了更高的估值。如2019年在A股上市的瀾起科技,以及2018年回歸A股的邁瑞醫療和奇虎360,其市值比之前在美股的市值都翻了數倍。2019年11月,之前在美國上市又退市的中國飛鶴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市值是之前在美股上市時的10多倍。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