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舒婭疆
在火鍋的麻辣鮮香與錦里古街的市井喧囂之外,一股源自“二次元”世界的蓬勃力量悄然改變著成都的城市氣質,這座休閑之都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為“動漫之城”。
8月2日上午10點,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罚ㄒ韵潞喎Q“《哪吒2》”)全網上線,再度引發觀影熱潮,截至記者發稿,僅B站單平臺的網播量就已破億。這部票房超過154億元的電影,不僅刷新了我國多項影史紀錄,更讓作為《哪吒》系列電影誕生地的成都,成為了全國影迷的打卡地。
在位于成都高新區的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里,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可可豆動畫”)門口的拍照隊伍一度從早排到晚;雙子塔的哪吒主題燈光秀,吸引游客舉著“吒兒同款”混天綾道具拍照;就連錦里古街的糖畫攤子,都增添了哪吒樣式的新品……一部動畫電影,為何能讓一座城市的“二次元基因”徹底沸騰?
答案就在成都動漫產業二十年的“逆襲劇本”里:從為海外企業代工的“動畫車間”,到孕育出《哪吒2》等現象級作品的創作高地;從政策扶持的“幼苗”,到成長為千億元級規模的“產業森林”。這座城市的蛻變,不僅揭示了“政策+人才+資本”的融合密碼,更凸顯了中國動漫從跟跑到并跑的突圍路徑。循著《哪吒》系列電影回望,市場看到的不僅是一部電影的爆紅,更是一個產業從“代工掙辛苦錢”到“原創賺品牌錢”的躍遷故事。
厚積薄發:
完備產業鏈高效協作
成都動漫產業的綻放發展,早在二十年前就埋下了“種子”。
2005年前后,國內動漫產業尚處起步階段,包括成都的動畫公司在內,多以承接日本、韓國的外包加工為生——從簡單的中間幀繪制到基礎特效合成,賺取不多的加工費,充當全球動漫產業“打工者”的角色。
轉折始于政策的驅動。2012年,成都高新區發布了全國首個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規劃,并于當年出臺相關政策,明確對相關產業集群的企業給予多方面支持。2013年,“餃克力”工作室(即《哪吒》系列電影主創團隊可可豆動畫的前身)在政策扶持下入駐成都數字新媒體創新孵化基地,基地通過房租減免、技術共享、業務對接等扶持,助力公司跨越初創期的生存難關。創始人餃子曾說:“成都的包容性與文化底蘊,為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而政府搭建的產業生態,則讓技術落地成為可能。”
成都星閱辰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閱辰石”)董事長王磊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早在十幾年前,成都就開始扶持包括動漫、游戲在內的文創產業發展,最多的時候有近萬家行業公司扎根成都,大量美術、3D設計、視覺特效等領域的專業人才逐漸積累下來,為成都的動漫產業發展打下了基礎。”
據了解,星閱辰石旗下擁有《遮天》系列、《軒轅劍》系列、《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等IP。據王磊回憶,人才優勢、政策紅利等多方面因素,促使不少行業公司選擇在成都發展。
隨后的十多年間,相關政策“組合拳”持續加碼,疊加市場發展的催化,成都順利躋身中西部數字文創產業高地,目前已形成涵蓋內容創作、內容分發、衍生服務等環節較為完善的產業鏈。
與此同時,動漫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以《哪吒2》的制作為例,可可豆動畫、墨境天合成都數字圖像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千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均位于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內,彼此間僅相距百米,后兩者“走路5分鐘”即可到達可可豆動畫。該園區聚集了大量的上下游企業,地理集聚優勢大幅降低了企業之間的溝通成本,也催生了高效協作模式,以“一杯咖啡的距離”,串聯起動漫產業鏈的上下游。
“一個鏡頭的特效方案,上午在會議室討論,下午主創人員就能當面看到初版效果。”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當面溝通”“硬盤直傳”的高效協作模式,助力《哪吒2》以相對較高的效率順利完成了近2000個特效鏡頭的制作。
挑戰與機遇:
探索產業發展“成都方案”
如今的成都動漫產業,早已從“代工配角”變身“原創主角”。2023年,成都文創產業(包括動漫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2500億元,同比增長13.9%,占GDP比重為11.65%;2024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實現2800億元,文創產業成為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此外,數據顯示,2024年,成都動漫產業匯聚的企業數量突破3.7萬家,其中不乏實力雄厚的細分領域龍頭。
優質IP和現象級作品的涌現更印證了成都動漫游戲產業的實力:《哪吒2》累計總票房達到154.45億元,總觀影人次3.24億,該片的海外票房創20年來中國電影“出海”新高;動漫IP《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也通過“歷史+萌系”的創新表達,在B站積累了超百萬粉絲,衍生品年銷售額可觀。
但繁華背后,“成長的煩惱”也逐漸顯現。在成都的一場行業沙龍上,多位企業家提到共性難題:“缺少能寫‘好故事’的人。”有動畫公司制片人直言:“現在不缺會用3D軟件的技術人員,但能把《封神演義》這樣的傳統故事改編得讓00后尖叫的編劇,在全國都屈指可數。”業內人士認為,成都動漫產業存在“技術人才充足與創意人才短缺”的結構性矛盾。
廣州艾媒數聚信息咨詢股份有限公司CEO張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產業目前處于‘正在起飛’的階段,還談不上‘在高空’。企業需進一步提升原創能力,在作品中展現獨特的創意和鮮明的風格。”
從企業的角度看,王磊說:“國內動漫產業的很多版權IP都集中在少數幾家巨頭手中,擁有頂尖IP的企業較少,我們希望未來市場的發展更加多元、均衡。同時,市場也需要更多的耐心資金,有了投資方耐心的陪伴,企業才能穩定成長。”
面對變化和挑戰,成都動漫產業的“下一步棋”已清晰可見。在政策層面,最近幾年,《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創名城建設規劃》《成都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重磅政策相繼出臺。
除了政策層面的保駕護航外,成都乃至四川省還持續完善“文化+金融”生態,為動漫企業等文創市場主體提供寶貴的源頭活水。2023年3月份,“天府文創板”正式開板,為文創企業提供掛牌展示、證券登記托管等業務;2024年12月份,全國首單版權ABN(資產支持票據)在成都成功發行,首期發行金額達1億元,這是全國首個底層資產全部為版權的ABN項目;今年5月份,成都科幻與未來產業發展基金合伙企業在中基協成功完成備案,這只目標規模33億元的“耐心資本”,將為成都打造數字文創“三高地三中心”、助力世界文創名城建設等目標注入資本新動能。
成都正逐漸走出一條差異化、特色化的文創金融服務路徑,為優質文創企業提供更豐富的融資渠道,帶來更好的發展機會。
成都龍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EO李龍飛認為,未來成都動漫產業發展趨勢向好,相信會有更多的動漫企業扎根成都,創作出更多優秀的產品。
“當然,行業競爭也會更加激烈,這要求企業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打磨自身作品?!逗谏裨挘何蚩铡泛汀赌倪?》的成功都證明了付出努力打造的精品才能被更多用戶喜愛。因此,企業還需要持續提升故事創作能力,不僅要著眼于如何在中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也要思考自身作品如何能在全球化的視角中站穩、站牢。”李龍飛說。
成都動漫人的從跟跑到并跑,恰是中國動漫產業崛起的縮影?!赌倪?》的154億元票房不是終點,而是成都動漫產業新的起點——未來,隨著創意、技術、資本的深度融合,成都將交出更驚艷的“產業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