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理論和政策討論日益深入,實踐行動蓬勃展開。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各級黨委和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行動方案,并就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實施做了大量創新性實踐探索。
但是,如何細化鄉村振興的目標?如何正確認識各鄉村所處的歷史方位?如何找出符合各鄉村發展的特色路徑?近日出版發行的《中國鄉村振興發展指數藍皮書(2018)》(以下簡稱藍皮書)一書給出了答案。該書由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中心賈晉研究員團隊編制完成,該書系統梳理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邏輯線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以鄉村經濟地理學的相關理論、劉易斯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理論以及農業農村發展的基本規律為理論基礎,詳細闡述了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為核心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思路,形成了中國鄉村振興指標體系的理論框架。
在此基礎上,藍皮書構建了完備的鄉村振興評價指標體系,包括35個細分指標,用于綜合比較我國各?。ㄊ?、自治區)的鄉村振興發展水平。藍皮書進一步對30個?。ㄊ?、自治區)的鄉村振興發展水平進行綜合排名和區域排名,比較了各?。ㄊ?、自治區)鄉村振興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并對其進行了發展梯隊的劃分。通過梳理領先地區的發展特點,厘清落后地區的發展誤區,藍皮書有針對性地總結推廣典型經驗,為編制鄉村振興規劃和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視角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實踐方向,這對于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