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6月4日,《證券日報》記者從財政部獲悉,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促進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和2019年度財政督查檢查計劃,財政部決定組織部分監管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于2019年6月至7月開展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
財政部表示,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2019年5月14日,財政部監督評價局會同國家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司,共同隨機抽取了77戶醫藥企業檢查名單。抽取現場邀請財政部機關紀委、條法司等相關司局和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醫藥管理司、價格招采司、規財法規司、人事司等單位參加并進行現場監督。
77戶醫藥企業檢查名單包括賽諾菲(北京)制藥有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
《證券日報》記者獲得的一份《財政部關于開展2019年度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顯示,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要求,對77戶醫藥企業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剖析藥品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成本利潤構成,揭示藥價形成機制,為綜合治理藥價虛高、解決人民群眾“看病貴”問題提供第一手資料。
《通知》表示,為核實醫藥企業銷售費用的真實性、合規性,各監管局、財政廳(局)應對醫藥銷售環節開展“穿透式”監管,延伸檢查關聯方企業和相關銷售、代理、廣告、咨詢等機構,必要時可延伸檢查醫療機構。
《通知》明確,檢查的重點內容,包括費用的真實性、成本的真實性、收入的真實性和其他。
(編輯 孫倩 策劃 包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