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外匯局詳解境外投資者匯率風險管理實操細則

          2020-03-05 06: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為配合《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完善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外匯風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結合實踐中境外投資者和結算代理人普遍關注的問題,國家外匯管理局4日發布了《通知》中英文政策問答。

              外匯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為配合《通知》執行,外匯局已指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了《關于落實完善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投資者外匯風險管理有關安排的公告》,目前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正在制定《銀行間外匯市場主經紀業務指引》。

              更好落實外匯風險便利化措施

              上述負責人表示,外匯便利化措施的有效實施,既需要清晰的管理原則,也需要透明的政策交流,便利市場主體準確理解和執行政策。制定和發布《通知》政策問答,有利于更好地落實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管理外匯風險便利化措施。

              對于政策問答中涉及外匯風險對沖管理框架的內容,上述負責人表示,一是明確《通知》僅適用于銀行間債券市場直接投資模式的外匯風險管理。二是明確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變更外匯對沖渠道。三是明確境外機構投資者作為客戶與境內金融機構直接交易,可以選擇結算代理行,也可以不選擇結算代理行,但總數不超過3家。四是明確境外機構投資者是以整體機構或具體產品的身份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取決于其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身份。五是明確主經紀模式的內涵。

              其中對于《通知》適用于銀行間債券市場哪些投資模式的外匯風險管理,政策問答強調,“債券通”、QFII/RQFII、境外央行類機構等債券投資的外匯風險管理不適用《通知》。對于QFII/RQFII項下通過非交易過戶至銀行間債券市場直接投資項下的債券投資外匯風險管理,適用《通知》。

              在套期保值的具體管理上,政策問答強調,外匯風險敞口(也稱“匯率風險敞口”)是指境外機構投資者以境外匯入資金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因投資人民幣債券而承受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的頭寸,包括債券投資的本金、利息以及市值變化。外匯風險敞口是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境內外匯市場建立外匯衍生品敞口的基礎。境外機構投資者無論是從境外匯入外匯或人民幣資金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投資項下產生的外匯風險敞口都可以在境內市場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管理外匯風險。

              另外,根據《通知》規定,首次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前,境外機構投資者應向境內金融機構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交遵守套期保值原則的書面承諾,境內金融機構可以不實施具體的實需審核。

              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提及政策問答中涉及外匯衍生產品的具體管理,這位負責人表示,一是明確境外機構投資者作為客戶與境內金融機構直接交易的,可以靈活使用境內金融機構提供的符合現有規定的外匯衍生產品。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或通過主經紀業務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的,遵照銀行間外匯市場規定執行。二是明確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在結算代理行以外的境內金融機構辦理外匯掉期、貨幣掉期套保。三是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外匯衍生品交易中產生的期權費以及損益,相關資金收付納入其人民幣和外匯專用賬戶的收支范圍,并可根據實際需要辦理本外幣兌換。四是明確《通知》適用范圍以外的外匯衍生品交易差額交割仍以人民幣結算損益。

              對于境外機構投資者作為客戶與境內金融機構直接交易,境內金融機構有哪些信息報送要求,政策問答明確,境內金融機構應按照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規定每日報送境外投資者外匯衍生品交易信息;同時,按照《銀行結售匯統計制度》等規定,向外匯局履行對客戶外匯衍生品業務統計和報告義務。

              上述負責人表示,現行境外機構人民幣及外幣賬戶管理政策允許“資金不落地劃轉”,境外機構投資者在非結算代理行開展的外匯衍生品交易,可以通過結算代理行的專用賬戶直接辦理外匯衍生品交易項下的資金收付,具體操作方式由相關各方協商。

              外匯局強調,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不斷推進外匯領域改革開放,深化外匯市場發展,推出更多外匯便利化業務,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金融市場開放。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