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呂東
11月17日,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季度監測指數顯示,2023年三季度指數值為190.38點。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55.8萬億元,同比增長15.1%,增速比上年末高1.1個百分點。
季度監測指數通過融資服務、保險服務、期貨交易等其他服務三方面,及時反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發展情況。結果顯示,2022年至今,季度監測指數持續處于高位運行,且總體呈上升態勢,表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質效不斷提高。
在融資服務方面,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55.8萬億元,同比增長15.1%,領先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速4.2個百分點。銀行業穩步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在資金投向上,重點加大了對農村產業升級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支持地區主導產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等新產業、新業態。
從金融機構來看,截至三季度末,六家國有大行涉農貸款余額總計已超20萬億元,占全部涉農貸款余額的35%以上,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貢獻主要力量。其中,中國農業銀行涉農貸款余額最高,達到6.59萬億元。中國農業銀行積極發揮農村金融體系國家隊、主力軍作用,加大對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持,糧食重點領域、種業領域貸款增速均達60%以上。
在保險服務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1292億元,提供風險保障4.1萬億元,農業保險規模已居全球前列。
(編輯 汪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