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9月3日,據記者業內獲悉,日前,上海數據交易所(下稱“上海數交所”)聯合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發布了2024年二季度“數據交易市場景氣指數”。
其中,核心景氣指標——“業務活動指數”達到58.13;分類指數中反映企業未完成數據產品訂單季度變化的“在手訂單指數”表現最為突出,為63.75,環比增加4.58個百分點。此外,其他分類指數也皆處于景氣區間。
與一季度相比,“在手訂單指數”與“業務預期指數”漲幅居前,分別增長了4.58個百分點和3.70個百分點;“產品價格指數”和“營業利潤指數”增長顯著,環比提升2.54個百分點和2.22個百分點;“從業人員指數”和“產品研發指數”分別增長1.73個百分點和0.78個百分點;此外,“業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有所下降,分別下降了2.61個百分點和1.53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產品價格指數、在手訂單指數、營業利潤指數、從業人員指數、產品研發指數和業務預期指數延續了2024年一季度的增長勢頭,前景向好;業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較2024年一季度相比有所轉弱。
市場人士表示,我國數據交易所市場穩中向好離不開日益完善的政策體系支持。相關政策引導和支持為數據交易提供了穩定的發展環境,明確了數據交易的規范和標準,保障了數據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同時,也在不斷鼓勵創新,推動數據交易模式的不斷優化和升級,促進數據資源的高效流通和利用。
例如,2024年4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數據局綜合司印發《數字經濟2024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對2024年數字經濟重點工作作出部署。工作主要圍繞基礎制度、重大設施、技術創新、產業發展、轉型賦能、安全治理、國際合作等重點領域多向發力,強化統籌協調、形成政策合力,夯實數字經濟基礎支撐,加快改革破局,拓展新賽道,深化賦能增效,釋放數字紅利,優化發展環境,加快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以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助力高質量發展。
展望未來,我國數據交易市場在政策推動、技術創新、需求增長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將呈現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場內交易占比提升、產品與服務創新不斷、應用場景日益豐富、參與主體更加多元的發展態勢,市場前景廣闊,有望在全球數據交易中發揮重要作用并占據重要地位。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