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金圈最熱鬧的事情莫過于6只戰略配售基金齊發,上述產品也成為國內首批戰略配售的公募產品。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隨著戰略配售基金的熱度不斷高漲,部分基金公司近期也悄然放松了旗下中概互聯網基金的大額申購限額,或意圖“蹭流量”。
昨日,交銀施羅德基金發布公告稱,因交銀施羅德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基金境外證券投資額度限制因素減弱,為滿足廣大投資者的投資需求,決定自公告日起,將該基金大額申購業務限額由原來的1萬元調整為100萬元。
滬上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此前中國諸多優秀的互聯網和新經濟企業龍頭在美股或香港上市,而自從近期證監會正式發布《存托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規則,那些“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企業”未來將有機會通過CDR形式實現在A股上市,包括阿里、百度、騰訊、京東、網易等,普通投資者也有望通過公募基金分享上述企業成長帶來的相關紅利。
“可以看到,上述公司主要來自于互聯網服務、電子商務等行業,目前國內也有一些指數基金的跟蹤標的選取了海外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作為樣本股。從投資標的來說,具備一定的重合度,對中概股有興趣的投資者亦可參考、關注。”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市場上共有兩只中概股互聯網指數基金,分別為交銀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基金以及易方達中國互聯網50ETF。其中前者跟蹤的是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后者以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50指數為標的,兩只指數選樣范圍均涵蓋了在大陸以外市場主要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涉及互聯網軟件、家庭娛樂軟件、互聯網零售、互聯網服務等互聯網相關企業,以反映在海外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互聯網企業整體走勢。
而從基金表現來看,截至6月10日,交銀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指數基金年內漲幅為9.11%,易方達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50同期收益為3.30%。此外,還有一些投資海外互聯網公司的主題基金亦表現不俗,譬如嘉實全球互聯網股票和匯添富全球移動互聯,年內同期收益分別高達10.74%、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