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動態 > 正文

          年金投資不宜過于關注短期波動

          2019-03-14 06:19  來源:證券時報

              日前,全國社?;鹄硎聲硎麻L樓繼偉在“兩會”上被記者問到對資本市場的看法時,表示“不關注股市短期波動”。這其實也代表了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專業管理機構的真實想法。

              豐富的資管經驗、長線的投資風格、穩健的投資業績和嚴謹的風控體系,是社?;鹫邕x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專業管理機構的標準,也是這兩類年金管理機構極力向客戶展示的優勢。然而,不管是年金業務的一線銷售服務人員,還是投研條線的人員,對市場都有著共同的感覺:太過于理論層面的宣講,客戶往往聽不進去;客戶需要聽收益率,然后就是比較服務的差異化體現在哪里。

              “無論我們多么強調絕對收益和長期穩健業績的重要性,客戶最關注的還是收益率,與行業平均比、與同類機構比,越高越好。”一名保險系資管公司華南地區銷售人員說。

              目前22家企業年金管理機構中,11家為基金公司,2家券商,8家保險資產管理機構,以及1家銀行系的建信養老金公司。幾類機構各有優勢:公募基金和券商擅長在資本市場好的年份獲取更高收益,但是下滑起來也十分明顯,業績波動大;保險資管在固定收益類資產領域的投資有較豐富的經驗和較大話語權。

              不難發現,在企業年金市場,如果上一年資本市場表現好,下一年基金公司和券商會獲得更多的年金業務。但中國股市向來有牛短熊長的特點,靠天吃飯得來的業績后面通常都會掉下來,平均下來,基金券商類機構的投資收益高但波動大,保險機構的投資業績波瀾不驚,穩字當頭。

              近年,隨著不少企業利潤減少,企業年金增量市場開發難度加大,企業年金基金規模的增長主要來自于存量企業的新增繳費,導致企業年金管理機構在存量市場中進行激烈的競爭。

              也難怪有公募基金投資管理人的銷售人員會說,企業年金業務基本不賺錢,管理費率通常都會按照行業自律公約的規定打到最低。公司對他們的考核是“只要拿到業務就算勝利”。

              2018年底逐漸啟動的職業年金,為固化的年金市場引來了新鮮的活水。目前看,各地職業年金的機構遴選、投資范圍和企業年金非常相似,因此,各機構在企業年金市場上的規模,代表著江湖地位,對于拿下職業年金業務具有一定的背書價值,這也成為去年各機構不惜成本,“拿到業務就算勝利”的另一個背景。

              其實,企業員工和事業單位的職工退休時的年金水平,取決于資金積累規模、積累時間和投資收益,三項因素都影響著結果,不宜過于關注短期波動。但客戶對投資收益單一指標的偏重,讓資管機構也很無奈。一位養老資產管理公司的年金負責人就對筆者表示,他們本來并不想關注短期波動,但市場如此,所以他們也要在絕對收益里去追求相對收益。因此該公司對企業年金業務提出的要求是,收益不能為負是底線,穩健的高收益是追求,但是穩健比高收益更重要。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