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寧)當前,航空航天與軍工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近日,為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市場環境和相關行業的發展動向,華夏基金舉辦的“DeepTalk月月談”系列節目以“空天強國是怎樣煉成的”為主題,邀請到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關系學院教授金燦榮深入解析我國在空天領域的布局邏輯與內外部利好因素。
同時,華夏基金軍工研究員何亮和東方財富證券軍工領域首席分析師張凱等嘉賓,也共同圍繞航空航天與軍工行業的現狀、趨勢及投資邏輯進行深入探討。
金燦榮表示,從全球戰略格局來看,航空航天與軍工行業不僅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更是大國之間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較量的關鍵領域。近年來,中國在空天領域的快速進步,得益于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關注和持續投入,依托中國強大的制造業產業鏈,中國的航天航空產業體系是完整的,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突破,中國商用大飛機也有望在世界商飛產業中占據一席之地。
“隨著國防預算穩步增長、軍改紅利釋放,以及民用航空市場的逐步打開,航空航天產業鏈呈現出明顯的景氣上升趨勢。”何亮分析,如果深度解析當前軍貿產品譜系會發現,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的綜合實力已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從長期看,軍工和航天航空等領域具備較高的成長性,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張凱認為,目前航空航天等發展方向已從過去的“數量擴張”轉向“質量提升”,同時隨著軍民融合戰略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民用技術可反哺軍工領域。因此,具備長期軍民共創共建屬性的民營企業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改善,投資價值也更具可持續性。
與會嘉賓認為,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軍工和航空航天領域當前確定性較高,可關注行業產品長生命周期的特點,考慮借助華夏航空航天ETF(基金代碼:159227)這類便捷投資工具,用定投的方式來進行相對穩健且長期的布局,以把握中長期視角下可能存在的機會。
(編輯 何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