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企業信息 > 正文

          “食用菌之都” 探路農村金融最后一公里

          2019-07-19 06:41  來源:中國證券報

              素有“食用菌之都”美譽的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銀耳產量占全國總產量90%以上。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當地通過凝聚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企業和農戶的合力,緊密連接了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多方努力下,農戶缺少合格抵質押物、抗風險能力較弱、產品難以打開銷路等難題得到有效解決。當前,古田縣農副產品已銷往全國,成為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典型案例。“食用菌之都”正探路農村金融最后一公里。

              聚焦痛點盤活資產

              從事食用菌種植、經營棉籽殼生意的吉巷鄉渭洋村村民陳秀訪,在村里有自己的銀耳標準房,還投資興建了棉籽殼倉庫。“原先這些都不能抵押貸款,在資金周轉緊張時,只能找親戚朋友擔保貸款。”

              傳統的農民資產很難作為合格抵押物獲得銀行的認可,這是農民獲取貸款的主要障礙。為此,古田縣設立了新型農村金融中介組織——民富中心,旨在幫助培育、孵化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民富中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對接,并通過民富中心引導金融機構面向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提供批發型貸款及配套金融服務。民富中心由此成為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支持產業發展和盤活農戶資產的載體,社員以民間契約的方式將未確權的資產抵押給合作社作為反擔保。

              民間契約反擔保模式推廣后,陳秀訪馬上向合作社進行了申請,把自己未確權的土地和設施等資產以契約的方式抵押給合作社,由合作社擔保,從古田農信社獲得了50萬元貸款。“手續很方便,我的銀耳標準房、棉籽殼倉庫真正實現了價值。”

              在風險防控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古田縣支行行長朱能杰介紹,民富中心探索建立了“農戶資產+合作社保證金+縣財政風險補償金”的風控模式,構筑了三道風險防線。

              具體來看,一是農民將資產抵押給合作社,一旦出現風險,由合作社進行資產處置,采用收儲返租或轉讓的方式,實現涉農資產可流轉。二是由合作社在合作銀行存入一定比例保證金,以至少1:5比例為農戶信貸額度提供擔保。三是由財政出資2400萬元專項風險補償金全額注入民富中心,對出現風險的貸款實行風險補償,對經處置后的貸款實際損失部分,財政補償70%,金融機構承擔30%。

              朱能杰表示,目前為止這一模式還未出現不良,個別農戶出現還款困難也通過合作社內部救助的方式得到妥善處置,沒有傳導到銀行,也沒有產生政府風險補償金代償情形。

              銀保協同分擔風險

              古田縣綠華食用菌有限公司是家專業從事食用菌菌包生產的企業,為栽培銀耳、茶樹菇等品種提供標準化菌包,主要出售給種植的農民。

              公司內坐落著一個普惠金融服務點,包括兩家金融機構:郵儲銀行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公司客戶可以在服務點內一站式辦理貸款和保險等服務。

              郵儲銀行工作人員介紹,綠華食用菌公司會將真實從事食用菌生產、信用良好的農戶推薦給銀行,目前已為63戶銀耳種植戶授信總金額861萬元。

              針對農戶在種植食用菌過程中常遇到的菌包感染等問題,保險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人保工作人員介紹,農戶為每筒菌包投保0.06元,如種植過程發生感染,可獲得1.8元的理賠,賠付金額可以覆蓋約80%的成本,以保證農民受災后可盡快投入再生產,保單還可為農民獲得銀行貸款增信。

              目前,中國人保已為350多戶種植戶提供了近4300萬袋銀耳種植保險,保額達8500多萬元,保費250多萬元,賠款金額591萬元。

              鳳埔鄉鳳埔村村民林李強種植銀耳已經十幾年,每年種植20萬袋左右。“銀耳種植風險大,每年都有一兩批次銀耳被感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都要自己承擔。”

              林李強表示,自從2017年人保財險開展銀耳種植保險業務以來,他每批種植都買了保險。“3月那批我種植了3萬多袋,因霉菌感染了3000多袋,經保險公司查勘后得到了6000多元的賠償。”

              素有“食用菌之都”美譽的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銀耳產量占全國總產量90%以上。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在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當地通過凝聚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企業和農戶的合力,緊密連接了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多方努力下,農戶缺少合格抵質押物、抗風險能力較弱、產品難以打開銷路等難題得到有效解決。當前,古田縣農副產品已銷往全國,成為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典型案例。“食用菌之都”正探路農村金融最后一公里。

          • 相關資訊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