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袁傳璽
3月22日,耐克(NKE.US)公布了第三財季的業績報告,在截至2月28日的三個月內其營收為10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104億美元同比微增5%;凈利潤為1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4.5億美元略降4%。
按地區劃分,報告期內,耐克在美國市場的收入增長9%,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為21.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22.8億美元同比下跌5%。同時,耐克第三季度存貨為77億美元,同比上漲15%。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越南工廠停工,導致供應鏈中斷,在途庫存增加。
財報顯示,越南作為耐克重要的生產基地,耐克30%的服裝和51%的鞋子都由其生產。
“耐克在大中華區的業績下滑,主要原因是供應鏈波動影響,同時國貨崛起也借機搶占了一部分市場。”零售業獨立評論人馬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耐克供應鏈布局在東南亞,特別是越南,但受疫情影響,很多訂單無法交付,直接影響其終端銷售。
3月22日,耐克公司首席財務官Matthew Friend表示,消費者需求旺盛,如果耐克擁有足夠現貨,公司在營收增長將會表現更強勁。此前雖受疫情停產影響,但現在越南的所有工廠目前都已投入運營。
另一方面,運輸成本的上漲也對耐克的利潤造成擠壓。Cowen分析師JohnKenn表示,耐克本季度在歐洲的營收表現將會受到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目前,海運運費雖然相較高點有所下降,但仍處于高位。從上海到洛杉磯的海運費率超過了每集裝箱1萬美元,而疫情爆發前只有1000至1500美元。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3月22日收盤,報價于133.09美元/股。
國際運動品牌銷售額不理想的背后,除了受疫情和運輸成本的影響之外,國貨崛起搶占一部分市場份額亦是重要原因。
“國貨的崛起主要是受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國人的文化自信心和對國貨消費信心的增強。”馬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并且通過對市場深耕多年,國貨本身的產品設計和質量都在不斷進步。
“同時,國貨崛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李寧和安踏正向高端市場逐步浸透,也在搶占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的市場份額。”馬崗補充道。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