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昱丞
7月份深圳樓市呈現一手偏冷、二手企穩的趨勢。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統計,2025年7月份深圳一手住宅網簽2664套,環比下滑18.7%;其中預售成交1441套,環比下滑24.1%,套數為近17個月最低;現售成交1223套,環比下滑11.2%。二手方面,7月份深圳二手住宅過戶4656套,環比上升3.4%。
從總量上看,7月份深圳一手二手住宅合計成交7320套,較今年6月份7777套的成交量下降5.88%。
“當前深圳市場仍存在優質新樓盤供給,但是因面積、位置等綜合因素,使得新樓盤的市場關注度相對沒那么高。”第一太平戴維斯深圳董事總經理吳睿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盤古智庫(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江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深圳一二手住宅市場的分化可能受到供應結構的影響。如果市場上新推出的樓盤價格較高或位置不佳,可能會促使更多的購房者轉向二手住宅市場尋找合適的房源。
與一手住宅市場相比,深圳二手住宅市場繼續企穩。據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數據,今年3月份、4月份,深圳二手住宅過戶套數分別6078套、5733套,“金三銀四”成色明顯;此后,5月份至7月份,深圳連續三個月單月二手住宅過戶套數保持在4500套以上。
從更為領先的二手住宅錄得量指標(以二手房買賣合同發起時間為口徑,非最終成交套數)看,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深圳二手住宅錄得量達5669套,環比上升2.2%。5月份至7月份,深圳二手住宅錄得量均超5000套。
眾和昆侖(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深圳一手住宅市場購房者“買漲不買跌”預期濃厚,購房者在等待更大幅度折扣;二手住宅業主則普遍肯讓價,成交均價、掛牌價連續調整刺激了“撿筍”需求。
就成交結構而言,剛需持續發力,成為托舉深圳樓市的重要力量之一。深圳房地產信息平臺數據顯示,7月份深圳90平方米以下預售新房住宅成交572套,占當月預售新房住宅數量之比為39.69%,較6月份成交占比提升超2個百分點。
二手住宅方面也呈現類似的趨勢。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深圳7月份300萬元以下的二手剛需小戶型成交占比顯著提升3個百分點,超過27%。自2025年2月份以來,深圳300萬元以下的二手剛需小戶型成交占比一路從2月份的22.4%提升到7月份的27.2%。
“此前降低首付比例、優化普通住宅標準等政策組合拳降低了300萬元以內房源的首付與稅費門檻,直接釋放此前被抑制的剛需。”柏文喜認為,300萬元以下剛需戶型占比上升,體現了價格回調與政策紅利對首次置業群體的精準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