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資產配置邏輯生變 銀行理財資金緣何“搬家”

          2020-07-11 06:35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近日了解到,近期理財產品申購量持續下降。銀行理財產品的資產配置邏輯正在發生變化,開始主動加配權益性資產。

              某上市股份行資管部渠道人士向記者表示,該行產品申購量出現下降,從6月份就已開始并延續至今。但他強調,對整體理財資金規模影響不大。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半年末的吸儲效應,銀行將資金引回存款,沖指標;二是因為部分客戶因前段時間凈值波動影響而贖回產品;三是因為收益率持續下行。

              銀行理財轉型凈值化產品后,今年6月份出現負收益的情況。買銀行理財也可能出現本金虧損的現狀,讓部分投資者開始贖回。

              到目前為止,盡管銀行理財收益率已經修復為正,但由于市場流動性寬裕,理財產品收益率仍在走低,目前已經創下近43個月的新低。普益標準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6月份334家銀行共發行了7223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9%,較上期減少0.01個百分點。

              在目前市場氛圍下,銀行理財產品的資產配置正悄然生變,在債市下跌的背景下,加配權益性資產成為目前較為主流的做法。一些風格保守的小銀行,也打算增加一些權益性資產。

              兩家受訪銀行資管部人士明確告訴記者,近期會加大權益資產的配置,主要會投一些指數基金。

              銀行理財子公司過去以固收資產為主,資產類別相對比較單一,主要配置債券,占比一般超過50%。

              去年以來就有不少銀行資管部負責人公開表示,會加配權益資產。但截至目前,銀行理財資金真正進入股市的量仍然非常少。

              理財資金對權益資產的配置量,事實上跟銀行客戶結構有關,大部分銀行理財的客戶都是普惠型的。加大權益資產的配置,收益率可能會上去,但風險和波動會加大,客戶不一定能接受。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考驗銀行的投研能力和投資智慧。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顧衛平近日表示,如果參與權益投資,銀行自身投研體系的搭建等都存在一些障礙。因此,通過FOF和MOM加大與優秀基金管理人的合作,不失為進入資本市場的一條好途徑。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