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矯月
1月11日,比特幣遭遇“暴力洗盤”,一夜暴跌近6000美元。比特幣價格暴跌也導致杠桿交易者大面積爆倉。據報道,截至1月11日下午三點半左右,過去24小時內,加密數字貨幣市場有20萬人爆倉,爆倉金額達137億元。
回顧2020年,比特幣價格一路高漲,累計漲幅一舉超過全球所有股票市場、大宗商品等風險資產,可以說,比特幣的巨大投資誘惑力使不少投資者眼花繚亂,蠢蠢欲動,有大干一把的沖動,但是,1月11日的比特幣大跌,又讓不少持倉投資者悔不當初。對此,乾坤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國雄資本有限公司創始人姚尚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投資者尤其是年輕投資者,對于比特幣投資應“多點遠觀、少點近摸”,千萬不能在比特幣投資的陰溝里翻了船。
很多比特幣“玩家”都有這么一種感覺:財務自由了,焦慮感卻無處安放。在比特幣的跌宕起伏中,姚尚坤作為一個資深投資者,都感受到壓力很大。從進入比特幣行業至今,他精準踩對了加密貨幣的每一次爆發點:比特幣幾輪漲跌周期、擴容大戰、以太坊上線、TheDAO被盜以后歷史上最大的分叉危機,以及其后中國的ICO和退幣危機,他非常了解對于年輕人而言,炒比特幣究竟意味著什么。
“比特幣本身是一個風險性較高的投資產品,風險到底有多大誰都很難準確預料。很明顯,數字資產依然是風險較高的投資資產,資產價格的漲跌幅度和速度都與傳統資產有顯著差異,對其投資策略也應區別于傳統金融產品。”姚尚坤建議年輕人,“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要對比特幣投資“敬而遠之”,千萬不能眼紅別人投資獲利而盲目跟風,不宜輕易追高,做空也要特別謹慎。
姚尚坤表示,在這個區塊鏈概念被頻繁討論的當下,一種將“炒幣行為等同于區塊鏈投資”的認知正在被部分幣圈和鏈圈人士以訛傳訛,當然,當一條公有鏈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乃至有落地應用,代幣價格會因稀缺性而水漲船高,炒幣者甚至也會賺的盆滿缽滿——這正是比特幣一路走來的勵志故事。瘋狂的背后,之所以讓民眾對投資比特幣保持冷靜謹慎態度和多長幾個心眼,并非出于對比特幣的刻意丑化,或者對比特幣持全盤否定態度,而是目前投資比特幣確實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貿然涉足,就有可能血本無歸,讓投資打水漂。姚尚坤表示,作為普通投資者投資比特幣,很多只是被比特幣表面飛張的價格所迷惑,對比特幣實際價格變動規律及其內在動因缺乏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容易陷入盲目跟風狀態。
“區塊鏈就等于炒幣?其實不然,區塊鏈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概念等同于炒幣,比特幣等被熱炒的數字貨幣都基于區塊鏈技術,而基于區塊鏈技術,也正是這些數字貨幣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在姚尚坤看來,區塊鏈的一大特性就是數據去中心化,如果數字貨幣基于區塊鏈技術,那么它的發行速度和總發行量都由算法決定,任何人都無法單獨對其修改,交易也并不需要經由中央服務器,這令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有了唯一性、防偽性、去中心等特點。
不過,姚尚坤認為,對于區塊鏈,我們還可以期待更多。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