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互聯網金融 > 正文

          持牌消金機構競爭加劇 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2021-04-11 23:29  來源:證券日報 李冰

              本報記者 李冰

              截至4月11日,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披露2020年業績的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大部分凈利潤取得正增長,但凈利潤進入10億元俱樂部的僅有2家,分別是招聯消費金融以及興業消費金融。從已披露的成績單來看,2020年持牌消金機構的業績正呈現“冰火兩重天”之勢。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消費金融公司業績看,正呈現增速放緩和分化加劇的態勢,機構之間業績差異持續增大。經過10年多的發展,如今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已經從粗放和高速增長階段,過渡到合規監管和有序發展、競爭加劇的階段”。

              業績現兩極分化態勢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1日,已經有13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2020年業績浮出水面。綜合來看,招聯消費金融暫居于13家公司之首、興業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緊隨其后。

              在營收方面,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排名前三甲,營收情況分別128.16億元、76.04億元、64.65億元。

              由于部分消費金融公司披露的業績數據不完整,凈利潤及其同比增速情況無法完整窺探,但從已披露情況看,過去爆發式增長態勢已“踩剎車”,其中興業消費金融凈利潤同比增速最高增幅30.9%、中銀消費金融凈利潤同比-30.96%、湖北消費金融凈利潤同比-85%、晉商消費金融同比增幅3.75%。但整體來看,去年盈利者依然占大多數,其中凈利潤邁入10億元俱樂部的有2家,另外,有5家凈利潤未過億元,兩極分化明顯,

              具體來看,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2020年實現凈利潤排名前三,分別為16.63億元、13.50億元、7.12億元,占據第一梯隊。中銀消費金融緊隨其后,凈利潤為4.55億元;中郵消費金融凈利潤為4.02億元;海爾消費金融凈利潤為1.23億元。盛銀消費金融、晉商消費金融、湖北消費金融、小米消費金融、陽光消費金融公司的凈利潤均未過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消費金融、陽光消費金融去年剛剛成立。其中,小米消金實現凈利潤109萬元,陽光消費金融在報告期內虧損9600萬元。

              資產規模同樣面臨分化的局面。截至報告期末,招聯消費金融資產規模突破千億元達1088億元,馬上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總資產超300億元,分別為524億元、445.59億元、379.79億元、340.06億元。

              冰鑒科技研究院行研負責人周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業績分化是較為正常的現象,經歷去年疫情考驗,消金機構在精細化獲客以及風控方面的差距,正在業績上逐漸體現。周揚認為,“行業未來業績分化還將加劇,格局也會有較大變化,持牌消金戰局遠未塵埃落定。”

              科技驅動正成發展關鍵

              此外,記者注意到,多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紛紛把強化風控管理及科技驅動,定義為發展及業績增長的關鍵。

              對于中郵消費金融成績,郵儲銀行在年報中表示,在營銷獲客、風險管理、貸后催收等方面經受住了考驗,業務規模穩步增長不良金額和不良率實現“雙降”,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同時,將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及應用,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獲客渠道和覆蓋貸前、貸中和貸后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深度和廣度。

              盛銀消費金融也表示,2020年公司風控能力持續提升、自營產品成功破冰,科技能力顯著提升,不良貸款率僅為0.09%,處于行業較低水平。

              馬上消費金融更是已經通過科技創新能力賦能合作伙伴,獲得了收入來源。根據披露,其科技賦能機構數量超過100家,合作金融機構超過200家,場景方200余家,覆蓋消費場景百萬個。同時,馬上消費金融在數字科技全方位研發,推動科技與全鏈條業務深度應用以及全行業開放輸出,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四大技術驅動。

              馬上消費金融董事長趙國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消費金融行業將注重普、惠、質協同發展路線,聚焦輕資產的運營模式,馬上消費金融也將通過市場化、差異化定價,匹配不同客群,不斷降低成本、擴大覆蓋面,嚴控風險,實現商業可持續,同時完成背后全方位能力領先和高質量發展。

              海爾消費金融方面則表示,持續加碼金融科技,是2021年海爾消費金融的重點發力方向。

              銅陵學院經濟學副教授芮訓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正在走向跨行業融合發展。短期來看業績增量突破有難度,但長期來看,科技驅動力以及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加持情況會直接影響機構的發展,未來行業格局變化也取決于消金機構自身的創新能力與風控水平”。

              于百程認為,目前消費金融公司之間的競爭,更加體現為綜合能力的競爭,包括資金端的多元化和成本,資產端的客群質量和收益水平,以及技術賦能和風險控制能力等。在2021年,消費金融領域將繼續穩健發展,監管評級將推動消費金融公司更加強化風險管控和合規發展,未來消費金融行業自身技術能力至關重要,行業發展也會更加精細化。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