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券商 > 正文

          券商集合理財股票型產品收益率墊底 FOF型產品首次逆襲

          2018-02-07 00:43  來源:證券日報 周尚伃

              今年1月份,股票型產品平均收益率-1.43%,在幾大類券商理財產品中墊底

              ■本報記者 周尚伃

              從去年至今,券商資管“去通道”已經初見成效。截至2017年12月底,證券公司資管業務規模已由2017年一季度末的18.77萬億元下降至16.54萬億元,連續四個季度下滑。

              同時,今年1月份,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新成立數量創2012年10月份以來單月新低,僅新成立18只產品,環比下降68.97%,同比下降70.49%。此外,在成立規模上同樣遇冷,新成立資管產品規模僅為16.18億元,環比下降80.34%。

              1月份,上證指數全月上漲5.25%,但券商資管的收益率卻不盡如人意,1900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僅為0.08%,股票型產品收益墊底。

              新成立18只產品

              創七年來單月新低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月份,券商僅發行理財產品18只,環比下降68.97%,同比下降70.49%;發行份額16.18億份,比去年12月份下降80.34%;平均發行份額0.9億份,比去年12月份下降36.62%。

              發行產品類型上,FOF型產品最受寵,發行9只產品,發行份額5.29億份,占比32.71%;債券型產品發行5只,發行份額9.79億份,占比60.49%;混合型產品發行4只,發行份額1.1億份,占比6.8%。而股票型產品與貨幣型產品均為“零”發行。在產品發行數量上,東海證券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今年1月份,東海證券共發行109只產品(分級產品分開統計,下同);其次為方正證券,共發行69只;長江資管位列第三,共發行41只產品。而在成立規模上,各家產品主要以“小而美”為主,僅有國開穩金6號成立規模超過5億份,達5.8億份。

              FOF型產品

              首次登上收益率榜首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募FOF的獲批發行,引起了市場對FOF產品的足夠關注。券商FOF型產品在沉寂多年之后,無論在成立產品數量還是收益率方面都有明顯的回暖跡象。同時,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FOF市場規模提升的空間很大,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則來自券商資管。

              對此,有數據可查的461只FOF型產品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為0.14%,有4只產品的收益率超過5%,西藏同信同心滾雪球1號收益率最高,達23.03%,也是所有類型產品中收益率最高的。

              在產品收益率方面,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有數據可查的1900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0.08%,有12只產品收益率超過10%,其中,2只產品收益率超過20%。今年以來收益率最高的產品為西藏同信同心滾雪球1號,達23.03%;其次是齊魯碧辰10號次級,為20.23%;浙商金惠領先1號位列第三,收益率為14.49%。此外,有1002只產品呈現上漲趨勢,但同時,也有8只產品跌幅超過20%,其中4只產品跌幅超過30%,跌幅最大的產品下跌48.32%,為股票型產品。

              分類型來看,今年以來股票型產品的收益并不理想。有數據可查的74只股票型產品平均收益率為-1.43%,在幾大類中業績墊底。其中,齊魯碧辰10號次級收益率最高,為20.23%。排行榜前十三名中,有9只產品均來自中信證券。

              混合型產品今年來的表現一直不俗,有數據可查的671只產品平均收益率為0.21%。其中,浙商金惠領先1號收益率最高,為14.49%。此外,收益率超過10%的產品就有7只。

              債券型產品方面,有數據可查的672只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0.07%。收益率最高的產品為長江資管步步為贏17號,為6.24%。

              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對未來券商資管業務的發展進行了詳盡的闡釋,他認為,隨著券商資管新規細則落地,2018年防風險、嚴監管的政策進一步向前推進,處于行業大發展第七年的券商資管也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

              就目前來看,券商資管通道、主動管理與ABS三大業務條線都將面對不少的挑戰。ABS是未來發展的重點與方向,券商資管要加快布局,獲得先發優勢。通道業務長期來看沒有發展前途,因為政策不支持+業務替代性強、區分度弱+收益低,未來肯定要消亡、轉型。主動管理業務未來前景仍然較好,未來發展主要把握三點,首先,提高自身投研能力,對外輸出投研服務。其次,廣鋪渠道,零售與同業并舉。最后,產品要多策略,做銀行所不能做的。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