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在由中國證券報舉辦的“第九屆中國私募金牛獎頒獎典禮暨高端論壇”上,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表示,在新的國際貿易形勢下,國際金融市場波動風險在加大。
朱民介紹,目前美國資本市場處在歷史高位,不僅主要股票指數在高位,而且上市公司估值也達到了30倍左右。但公司盈利的上升并不能支持股票價格上升,市場上漲的動力不是來自公司盈利的增長,而是流動性所推動的。
同時,全球金融市場的債務水平越來越高。2008年債務規模為80萬億美元,2016年以后達到了130萬億美元,杠桿率在上升,加劇了金融市場的擔憂。
朱民表示,目前市場的核心問題是市場預期的利率走勢與美聯儲實際走勢有巨大偏差。市場認為經濟增長速度不強、通貨膨脹水平很低,因此市場預期利率水平遠低于美聯儲水平。“決定未來市場波動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場預期利率曲線與美聯儲曲線的博弈。很明顯的是,目前市場的曲線開始向美聯儲靠攏,這種變化會引起全球金融資產的再配置。”
綜合而言,朱民認為,目前全球金融市場的格局是債務水平高、利率水平開始上升以及流動性拐點的到來。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變化都會引起國際金融市場上更大的波動。從近期國際貿易新形勢來看,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大。這會深刻改變全球范圍內的產業結構布局,改變產業鏈,也勢必會改變全球金融資產的配置和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