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興業證券在上海舉行了主題為“擁抱開放紅利、共創發展格局”中期策略會。興業證券認為,中短期看,市場風險偏好受到壓制。但長期看,戰略性看多中國資產的大邏輯不變。建議投資者把握低估值中國優質核心資產的投資機會。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認為,長周期來看,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在不確定性之中,有三項政策是明確的。
“具體而言,首先,貨幣政策大概率將繼續維持實體經濟流動性的穩定,同時在經濟偏弱疊加產業結構面臨長期調整的背景下,宏觀調控將更多采取社會政策托底。其次,盡管基建仍是政策工具,但消費的支柱地位將進一步提升。第三,金融與實體經濟將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王涵認為,制度改革紅利帶來估值體系的重構,將有利于進一步釋放資本市場制度紅利。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表示,從長期來看,戰略性看多中國資產的大邏輯不變。建議投資者把握低估值中國優質核心資產的投資機會。
展望未來,張憶東認為,A股有望在三季度的前半段延續調整走勢,并構筑N型走勢的底部。8月之后,市場有望迎來具有可操作性的中級行情。
改善因素來自三方面。張憶東指出,首先,外部因素有望在三季度明朗起來;其次,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或有明顯提升;第三,A股上市公司業績揭曉,各領域具有核心優勢的龍頭公司盈利或受益于政策紅利,其動態市盈率或股息率將吸引全球機構資金加大配置力度。
興業證券研究院策略研究中心總經理王德倫從市場流動性、企業盈利等維度進行了分析。
王德倫表示,上市公司基本面短期可能承壓,即二、三季度盈利下探,但幅度不會超過去年四季度。市場流動性整體好于去年。
王德倫對A股長期走勢并不悲觀。“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國家進一步對外開放,制度紅利有望帶來資本市場‘長牛’。相對收益機構可采取類似長線外資‘以長打短’的做法,聚焦優質標的,兼顧擇時。短期則建議采取謹慎防御,把握階段性機會的投資策略。”
投資主線上,興業證券建議從三方面加以布局。中短期精選性價比高的必需消費龍頭企業,如乳業、啤酒、醫藥、燃氣、教育、家電、中低端服務業等;中長期可關注估值合理的“補短板”領域的科技龍頭;長期布局中國“最硬的核心資產”,包括難以替代或者不可復制的品牌消費品,也包括金融、地產、機場等“類債券”行業最具競爭優勢的優質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