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電子公司陸續披露三季報預告,二季度消費電子龍頭公司業績兌現已經印證行業基本面拐點。與此同時,外圍市場近期正值多事之秋,外部反彈因素為消費電子5G創新及核心元器件自主可控提供良好投資窗口。業內人士認為,行業基本面整體良好,當前點位具有較好的風險收益比,建議加大消費電子布局力度。
高成長性延續
結合歷史情況看,三季度為蘋果新機備貨高峰,且在創新配置滲透率提升驅動下,國內手機供應鏈代表公司三季度業績展望同比/環比持續向上,增長顯著提速,印證需求改善。中信建投分析師黃瑜預計,伴隨2019年進入5G手機換機新周期,供應鏈業績有望更優。
從8月工信部手機出貨量數據來看,手機出貨量繼續下滑,同時全國手機新機型上市數量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9月蘋果發布三款手機新品和一款手表新品,手機新品為5.8英寸OLED屏幕iPhoneXs、6.5英寸OLED屏幕iPhoneXsMax和6.1英寸LCD屏幕款iPhoneXR,蘋果升級更多集中在硬件性能的補足型更新,本次主要體現為屏幕增大和雙卡雙待,隨著三款新品推出和老款降價,iPhone產品與當下安卓陣營的主流中高端產品,形成了功能和定價全方位對標,四季度銷量有望提振產業鏈。
中長期價值凸顯
SEMI報告指出,大陸半導體消費額在2017年達到1315億美元,占全球32%,已成為全球最大市場。第三次產業轉移的趨勢正在向中國靠攏,產業結構由低端邁向高端。大陸半導體產業目前芯片自給率僅14%,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據銀河證券介紹,受益于相關政策支持,在建晶圓廠預計在下半年實現投產,從上游原材料方拉升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堅定看好我國半導體產業的投資機會。
并且,從數據層面看,半導體市場的景氣周期面臨短期調整的預期。投資市場看,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對于產業的投入仍然在持續,作為整個信息產業基礎設施的半導體行業,在宏觀經濟層面尚未出現明顯的風險的情況下,中長期的趨勢仍然看好。
板塊估值方面,中國大陸電子板塊市盈率顯著高于美國和中國臺灣市場,但相對溢價率處于較低水平。以2018年10月5日收盤價計算,中國大陸電子板塊的PE(TTM)為25.55倍,低于香港資訊科技板塊的32.28倍估值,但高于美國、中國臺灣。同期美國電子科技板塊為22.28倍,中國臺灣電子板塊為15.00倍。蔡景彥認為,當前行業基本面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無論是產業層面還是政策層面的持續可以延續,疊加消費電子新品提振,行業中長期投資價值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