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兩市弱勢震蕩,主要指數全面回落,數據顯示,昨日共計有140.24億元資金從兩市凈流出。
分析人士表示,本輪調整持續時間略長,但當前處于盈利空窗期,短期反彈動力仍主要來自估值的提升。筑底回升過后,對于后市投資者不應過分悲觀,畢竟市場估值已回落至歷史上相對較悲觀時相近的水平。目前看風險偏好和流動性都不再邊際惡化,但在進一步指引出現前,A股向上之路仍難“一蹴而就”。
資金延續凈流出
自上周二兩市再現主力資金凈流出后,凈流出態勢就一直在盤面中延續著。在此期間投資者活躍度依舊略顯低迷,近兩個交易日滬市成交金額均不足千億元,而主力資金凈流出金額卻仍維持一定水平。種種跡象顯示,投資者情緒依舊趨于謹慎。
在盤面回調的背景下,從資金在板塊方面的進出來看,近5個交易日,除建筑裝飾板塊出現1.90億元的資金凈流入外,28個申萬一級行業出現了凈流出的就有27個。其中,醫藥生物、電子、非銀金融三個板塊資金凈流出規模最大。映射到盤面中,一方面,藍籌板塊仍是“力不從心”,而成長類主題雖時而有所表現,但并不持續。昨日通信行業也成為中信一級行業中兩個以“紅盤”報收的板塊,4G、5G、IPV6等概念在主題行業中漲幅居前。
不難發現,前期受益于政策面的反彈戛然而止,熱點紛紛回落,市場并未出現新的熱點方向。分析人士表示,前期反彈更多是基于政策利好釋放,但預期修正或仍需時間確認,即中期仍存在磨底或探底的可能性。從歷史來看,市場底部構建一般經歷估值底-政策底-市場底-業績底的過程。目前來看,A股處于歷史估值底部區域,“政策底”已明確,未來需密切觀察政策向基本面傳導效果。短期內建議更多關注業績良好的白馬藍籌,均衡配置,做好防守,市場短期內或仍將維持弱勢震蕩格局。
“長短結合”把握主線
當前兩市弱勢的背后主因仍是場內依舊濃重的謹慎情緒。歷經較長時間回調,此前短期市場反彈顯然還不足以徹底扭轉悲觀情緒。在頻繁的外圍擾動下,短期資金仍不愿貿然博弈單一方向。不過,當前市場整體估值依然較低,不同風格投資者如何應對呢?
中金公司表示,由于不確定性事件仍在不斷擾動市場,使得投資者群體難以形成合力。一方面,長線配置者已開始利用相對悲觀的投資者情緒和處于歷史底部的市場估值逐步布局;另一方面,追求絕對收益的中期投資者則仍在等待事件不確定性回落和政策效果顯現;而以相對收益為目標的投資人仍需圍繞宏觀事件不確定性的上下起伏而進行戰術調倉。投資者群體難以在此期間形成合力,市場短期波動僅反映了不同投資力量的動態均衡。
針對后市,國泰君安證券強調,結構上來看,風險偏好彈性與防御性仍需兩手抓,更加看好上證50和中證500在當前市場風格狀態下的相對表現。從行業層面來看,經濟下行擔憂與政策對沖力度加大預期共存,從景氣周期角度看,資源周期板塊景氣高點預計將在明年一季度見到,周期板塊更多體現為政策驅動式的交易行情,消費板塊景氣高點已于2018年三季度出現,預計景氣拐點出現至少需等待兩個季度。短期風險偏好修復過程中,具有業績支撐以成長股為主的制造業中TMT仍受益于彈性較高優勢,看好銀行地產低估值龍頭股、黃金、公用事業等具有防御屬性領域相對收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