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A股三大指數高開低走。上證指數盤中一度站上2800點關口,午后下行翻綠,個股普跌,最終收報2728.76點,跌幅為1.83%;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跌幅則分別為1.70%和1.60%。兩市成交額連續3個交易日萎縮,達到8369.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北上資金繼續呈現凈流出,但從最近3個交易日的流速來看,凈流出額度逐漸收窄,周三凈流出額降至71.91億元。
對此,中金公司稱,當前海外疫情仍在升級,導致海外市場波動接近歷史極端水平,海外機構面臨贖回壓力也會導致資金流出A股。結合本地相對短線資金的動向,估算基準情形下,本輪滬深港通北向凈流出的累計規??赡軙_到800億元至1000億元左右。截至目前,北向資金從高點累計已經凈流出超800億元,預計正在逐步接近尾聲。中國市場估值偏低、疫情控制相對領先、政策空間相對充足,中期前景不宜過度悲觀。
對于A股并未延續前一交易日的強勢探底回升,反而形成沖高回落的走勢,巨豐投顧郭一鳴認為,雖然國內市場總體韌性較強,趨勢也繼續向好,但短期反復難免。首先,外圍情緒的影響較大。當前外圍市場的波動較大,國內市場連續調整下,情緒難免受到波及。其次,成交快速萎縮。通常來說,“有量就有行情”,3月份以來外資持續凈流出,雖然并非A股沒有投資價值,但全球市場風險偏好下降之際,外資的謹慎再次得以體現,從而也給國內市場帶來情緒影響。并且不僅僅是外資,滬深兩市從此前最高的1.4萬億元的成交額到目前萎縮至約8000億元,顯然,此前資金推動的行情也開始變得謹慎。
中原證券也表示,未來市場呈現強勢震蕩的可能性依然較大。一旦境外疫情出現轉折信號,外盤真正有效企穩之后,A股市場有望展開年內第二輪上漲趨勢。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國內政策面、資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變化情況。
不可否認的是,與處在歷史估值高位的美股不同,A股市場的估值處于歷史相對較低水平。“即使全球股市泡沫破裂演化為熊市,A股向下的空間也不大,不會持續追隨美股下跌。”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這樣認為,他進一步指出,中國股市能否走出獨立行情,還取決于貨幣政策是否足夠寬松、財政政策是否足夠積極、改革政策是否向著市場化的方向等諸多條件。若能走出獨立行情,也應該是價值投資為主線,以新經濟為結構特征,尤其需要關注以5G、物聯網、人工智能、新零售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知識產業、信息產業、文化娛樂等新供給、新需求方向。
隨著全球范圍內的利好不斷積累和發酵,全球股指終將走出持續性殺跌的陰霾,正如深圳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所說,“資本市場就是為樂觀者準備的,長期看資本市場是螺旋上升的。中國是一個增長比較穩定的國家,財富在不斷的積累,一定有企業承載社會財富的增長,這是一個主要的方向。”
(編輯 上官夢露)